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我对基督教主题绘画的创作尝试

发布时间:2020-10-11 06:13
   基督教第一次传入中国是在唐朝贞观九年。明熹宗天启五年在西安市郊出土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从碑文的记载中我们得知,传教士早在唐朝贞观九年(635年)就来到中国传教,使此教在唐代兴盛一时。基督教第二次来华传播为元朝的“也里可温”的发展。第三次是1583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传教。 第四次是在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中叶,在华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教会的建立,以及对中国的医药、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贡献在以下几个方面: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建立收容所和孤儿院;建立现代意义上西医医院;开办中国最早的现代高等教育;在天文历算,数学,地理学等现代科学方面作了重要的工作。 我在文中解读了几位当代基督徒画家的油画作品,他们每个人对基督仁爱精神都有着自己的感悟和不同的表达手法,而我对此有不同的想法。相对抽象,现代和寓意的表现手法,我更喜欢用写实的手法来描绘心中所想。因为油画写实的表现手法,是作者用亲身经历的感受和自己对外界事物的理解,来具体现实地描绘事物的手法,这种表现手法符合观者的视觉经验,为观者提供感官的审美愉悦。而油画本身有丰富、厚重、沉着和有光泽感的特点,还有油画色彩、笔触和色层厚薄相间使油画画肌显示出独特的质地感、质地美的特点,所以我认为用油画表现这样神圣而厚重的题材是很合适的。 2013年春,当我看到这组民国时期基督教传教士在华办麻风病院、孤儿院、收容所、现代医院和现代大学的老照片时被它深深的感动了,同时深感这样的基督仁爱精神,无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还是中国今后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的创作就从中取材,希望观者也对此有所感悟。
【学位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J219
【部分图文】:

荆棘,百合花


第三章 当代基督徒画家油画作品解读到的,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和西方传教士对近代是一种主题,也是一种题材。我深受感动同时,从神感悟的画作不多,在这里我对这方面做一简单的品解读有着很强的寓意性。他的艺术理念是:我知道上帝在继续,活要再来!他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所创作的灵的祝福。

镜子,基督徒,教义,心灵


图 3—2《我们的年岁都如风而去》.李天恩油画作品解读李天恩“80 后”基督徒艺术家,他的作品有着很强的教义感悟性,以自己独特的去诠释艺术,更愿意艺术是一面能反映真实自我的镜子。我时常对着镜子问自己:“天使与魔鬼”并存的内在与外在世界里,我看见了什么。我抱着美好的憧憬,希永远以安详、平静的心灵去包容我所看到的“天使与魔鬼”。

《风》


图 3—2《我们的年岁都如风而去》解读基督徒艺术家,他的作品有着很强的教义感悟性意艺术是一面能反映真实自我的镜子。我时常对的内在与外在世界里,我看见了什么。我抱着的心灵去包容我所看到的“天使与魔鬼”。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震;;“美国梦”归何方——对《阿甘正传》中羽毛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8年15期

2 张聪;;《耶稣受难记》——一个天主教徒对《圣经》的诠释[J];电影文学;2009年08期

3 宋艳飞;;浅析哈姆莱特复仇延宕原因[J];经营管理者;2010年24期

4 黄玉顺;;当今儒家的“创教”与“干政”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问题——在联合国总部“纽约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的点评发言[J];当代儒学;2013年01期

5 胡荣华;胡静;;基督教与中国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10期

6 杜芳;;多维视角下《母亲的故事》解读[J];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包大明;;宗教文化与旅游业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年05期

8 胡悦晗;;从解放到放纵:资本主义精神的世俗之旅——重读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倪沪平;从浙江模式看演化经济的思想内涵[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尹翼婷;近代中国妇女宣教运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王丹丹;巴赫《b小调弥撒》音乐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一俏;从动态对等理论视角评《圣经》的两个译本[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金灵;适应选择论视角下严复《马可福音》中译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任志杰;温州地区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成因与影响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汪泉清;“弟兄之辨”:近代福州天主教与新教传播之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瑜;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创作精神内涵的文化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6 郭小红;人文主义者格雷厄姆.格林——小说《问题的核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张晓毓;论霍桑的罪恶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武娜;穆丽尔·斯帕克典型女性人物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陈述军;《圣经》汉译及汉译《圣经》在中国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海燕;译介学视角下的《圣经》汉译史[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6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36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c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