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水彩画的创作源泉之探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18:27
   随着时代的变迁,水彩画在中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学者或画家主张水彩画创作在形式内涵上把中国文化的符号纳入水彩画以求丰富水彩画的表现语言,并力求突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从而促进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对于理论界所提倡的新思维、新观念,我个人持保留态度,我觉得水彩画创作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探讨上,纠结在所谓形式上手法的创新中,而更应关注现当代的社会生活和国人所关注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宣传者应创作出更多反映现实生活,歌颂时代进步的水彩画作品,西方水彩画与中国画在传统文化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技法和工具材料也仅仅是有一些相似,但认识方式和表达及审美观念也是南辕北撤相去甚远,不能简单认为把中国画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水彩画的表现上,就能创造出所谓的中国水彩画。我个人认为中国水彩画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反映本土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生活,抒发画家自身对生活的眷恋和向往,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感的水彩画作品。因此,水彩画的发展创新内容应该是第一位的,抓住内容再运用自身掌握的技法语言与手段,不局限纠缠在表现语言上的借鉴和融合,回归于生活,从生活中出发,多样的角度关注与反映生活,才能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的水彩画。本文分五章来论述水彩画创作在题材的探究上应深入生活,观察与体验、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通过在水彩画创作中尝试加入媒介,国画材料进行融合,发表自己对水彩画中西融合的看法,指出中国现当代水彩画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与学习中国水彩名家的作品,以及结合自己艺术生活实践、创作感悟,探究如何让水彩画作品更加体现生活气息,突出中国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怎样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水彩画作品,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J215
【部分图文】:

照片,水彩画,鲜果,作品


当代水彩画艺术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涌现关维兴、陈坚、周刚、赵的水彩画家,加快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步伐。由于照相机技术的日益发展,为来了方便,利用摄影对真实场景的记录,更为艺术家收集创作素材提供不同的视觉美感,但照片不如当场写生有激情,有感触,更不能反映艺术的本质,如照片,必将沦为一件匠气的作品,失去水彩画应有的特性,造成作品单一,缺理解与感悟,因而导致画面没有生活实感,从而失去艺术创作的价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在水彩画创作中,需要生活,需要激情考和较为深厚的艺术修养,照片只是起到参考的作用,不能被它所约束,艺术去关注它,观察它,投入情感去思考、去分析、去构思和构图,同时表达你对与感想,一幅感人至深的水彩画作品无不是以上因素综合叠加的产物。生活是,通过现场写生,体验生活来激发出对创作的灵感,表达自己对客观对象的感审美理想。刘寿祥作品《鲜果》系列强调色彩的对比关系,运用夸张的手法,体比例夸张化,突出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这源于他对生活的理解与启发。

国画作品,黄宾虹


如黄宾虹作品《拟孙雪居笔意》,构图雄健、脉络清晰分明,画面层次笔法和笔墨营造了淳朴的生活气息,达到意境深远,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大自然的感受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情怀,而西方水彩画,侧注重透视关系和色彩变化,强调科学性、真实地表现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如透纳的作品《殿和桥梁》,以暖黄色作为主色调,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后面的建筑物前后空间的虚实关系,对自然景色真实的反映,营造一种浓厚的艺术气氛。自然界的方法上,西方水彩画受科学发展的影响,更倾向于客观真实准确地是在色彩的表现受光学的影响,在观察自然环境时讲究光源色、固有色、环冷暖关系及画面的色调,如唐纳德·帕特森的水彩作品《有雪的黄色溪流》满了一层厚厚的雪,但在温暖阳光的影响下,为画面营造温暖的气氛。而在受光影的影响,更不追求画面的色彩关系,通过墨色与水的关系,表现出丰效果,如齐白石的作品《虾》,通过利用墨色的关系区分虾的层次结构。因传统文化上存在着差异,不能刻意地把国画的材料或技法融入在水彩画创作活资源为创作带来灵感,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把立足于生活实践作为创作感悟人们生活的习惯和人情世故,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水彩画作品。

水彩画,作品


如黄宾虹作品《拟孙雪居笔意》,构图雄健、脉络清晰分明,画面层次笔法和笔墨营造了淳朴的生活气息,达到意境深远,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大自然的感受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情怀,而西方水彩画,侧注重透视关系和色彩变化,强调科学性、真实地表现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如透纳的作品《殿和桥梁》,以暖黄色作为主色调,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后面的建筑物前后空间的虚实关系,对自然景色真实的反映,营造一种浓厚的艺术气氛。自然界的方法上,西方水彩画受科学发展的影响,更倾向于客观真实准确地是在色彩的表现受光学的影响,在观察自然环境时讲究光源色、固有色、环冷暖关系及画面的色调,如唐纳德·帕特森的水彩作品《有雪的黄色溪流》满了一层厚厚的雪,但在温暖阳光的影响下,为画面营造温暖的气氛。而在受光影的影响,更不追求画面的色彩关系,通过墨色与水的关系,表现出丰效果,如齐白石的作品《虾》,通过利用墨色的关系区分虾的层次结构。因传统文化上存在着差异,不能刻意地把国画的材料或技法融入在水彩画创作活资源为创作带来灵感,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把立足于生活实践作为创作感悟人们生活的习惯和人情世故,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水彩画作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裴哲峰;;浅谈中国水彩画创作的主题性拓展[J];群文天地;2012年18期

2 邢建国;;浅谈题材与水彩画创作[J];美术大观;2011年10期

3 蒋聘煌;;从自身特点、技法肌理与人文地理看水彩画的创新[J];艺术教育;2011年05期

4 黄增炎;当前水彩画创作的几个问题[J];美术学报;2000年01期

5 常又明;水彩画的起源及其在英国的发展[J];世界美术;198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贺永林;国画元素在水彩画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于文娟;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水彩画中的运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永刚;中国水彩画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吸取营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8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38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b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