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构图与用色特色探析

发布时间:2020-10-31 09:59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元代,发生了一个伟大的转变。天才艺术家赵孟頫提出了“画贵有古意”的著名观点,实现了对南宋宫廷院画纤细刻画柔媚作风的反拨,使山水画走向了“写意”的新历程。这种新画风由赵孟頫开其端,而以“元四家”为代表的画家们致其成。而四家中的黄公望,年龄居四家之首,且“天资孤高”、画艺超群,成了开启新画风的关键性的人物,曾被尊为四家之首,在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影响极大。黄公望留下的作品面目多样,虽有共性,但也各具特色,如果对每件作品都做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对理解黄公望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方法会有很大帮助,对自己的创作也会有启发作用。对黄公望的作品,历来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富春山居图》,对其他作品虽有涉及,但往往没有做比较系统的阐述。论者一般都认为,黄公望的作品有两类,一为水墨,二为浅绛。如果要选代表作,《天池石壁图》无疑是后者的不二之选。《天池石壁图》极能体现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和独创性。本文试图分析这件作品的构图和用色有什么特色及独创性,其成因是什么,对同时代及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什么影响。通过分析以上三点以之揭示这件作品在山水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我们在山水画创作中的启迪,是本文的主要出发点和目的。
【学位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天池石壁图》构图及用色分析
    第一节 《天池石壁图》概述
    第二节 《天池石壁图》构图及用色特色分析
    第三节 黄公望绘画特色的成因
第二章 《天池石壁图》式创作实践和思想对元明清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天池石壁图》式创作实践和思想对元明清山水画创作的积极影响
    第二节 董其昌、王时敏仿古式创作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J];江汉论坛;2017年12期

2 李宇田;;《临天池石壁图》[J];大众文艺;2018年10期

3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J];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18年Z2期

4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8年07期

5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8年Z2期

6 颜晓军;;董其昌的艺术鉴赏研究[J];书与画;2016年12期

7 ;朱省斋文选(四) 黄大癡天池石壁图[J];紫禁城;2009年05期

8 闫建科;;笔墨淹润 自出机杼——明代沈士充《仿黄子久天池石壁图》探析[J];荣宝斋;2012年12期

9 ;国粹·丹青艺术[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2012年11期

10 ;中国名画欣赏[J];档案天地;2013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周光;黄公望《天池石壁图》构图与用色特色探析[D];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863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63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6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