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与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比较研究
【学位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2
【部分图文】:
《他日相呼》
图 3-1 《他日相呼》 图 3-2 《小鱼都来》3.3.2 八大山人·率性写情八大山人的绘画特色也是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的。自从明朝灭亡之后,他的绘画风格不再局限于徐渭的特色,不再片面的只把自身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随着人生阅历的更加丰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更多的将人生的感悟和生命的思索用画笔代入了画纸之中,将人生艺术化、美学化。他的艺术生命力更多的是关于家国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探索。八大的艺术岑静优雅,在他的视角,一枝枯芽、一只飞鸟或是一片残荷都是一方心灵的净土。他把自己的胸中之情展现在纸面上,于灵动之处感受到一丝寂寥,让他的心灵在画面中有所依托。世人之所以欣赏八大山人的画,其实是被他的简约纯粹富于生机的意象所折服。宗白华曾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1]八大山人把主观精神附于自然界万物,做到主客观真正统一。如他晚年所绘的一幅作品《莲房小鸟》(图 3-3),画面内容极为简
《莲房小鸟》在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中,物体经常是被夸张、变形的,他将某一部位夸大,一定会在其他部分做出相应的缩小,以求和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冷人设的八大山人 作品价值连城[J];公关世界;2018年22期
2 金蕾;;“画法兼之书法”——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表现性[J];美术大观;2017年12期
3 丁霏;;食跖数千而后足——王方宇八大山人书画收藏及研究方法[J];收藏家;2018年08期
4 朱燕楠;;从书画交融到忘形得意——八大山人题画书法论析[J];中国书法;2018年17期
5 成纬;董艳萍;;论八大山人用笔形式的狂欢化[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6 吴振红;;以简喻深 以画言志——八大山人《疏柳八哥图》艺术赏析[J];文物天地;2016年12期
7 ;2017“八大山人”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征稿通知[J];美术;2017年06期
8 王彧浓;;流——论清初四僧之八大山人[J];美与时代(中);2017年05期
9 刘墨;;八大山人与禅学[J];荣宝斋;2017年05期
10 陈世旭;;拔高耶?愚昧耶?[J];文学自由谈;201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冬卉;和之以天倪[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郭怀若;石涛书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亮;畸与残[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4 彭小冲;中国花鸟画传统的临摹与教学[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郭景华;观看之道: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姝宏;齐白石与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胡馨之;八大山人荷花题材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3 于文辉;八大山人绘画中的“留白”艺术[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吕静;八大山人绘画的“怪诞”图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曹金玲;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抽象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6 李争;透过文人画美学思想看八大山人图式布白空间[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7 吴成浩;VR/AR技术在八大山人数字博物馆的运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8 黄梁慎雄;八大山人数字博物馆建设整体框架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9 杨彦霞;八大山人艺术风格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成军;八大山人绘画空间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871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7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