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与山水画抒情传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16:14
明清之时,郭熙并不被认为是北宋画坛的一流大师;20世纪中期以来,大陆对《林泉高致》的研究和台湾对于《早春图》的展览研究形塑了郭熙北宋绘画大家的形象。但郭熙的画论和实践对山水画发展史的具体贡献仍待探清。本文通过考察十一世纪中国画论演变背景以及郭熙的美学思想和绘画作品,发现:重抒情是郭熙山水画理论的重要特征。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明确提出了一套包含画家与自然关系、画家与作品关系,画家与观者关系的山水画抒情理论;他的绘画作品中意象塑造、位置经营和整体景象亦充分调动了文化语境和视觉感受,使得绘画所表达的感情能够传递予观者。郭熙的画论与实践呼应并引导山水画理论从“图真”说转向“抒情”说,这使得他与前辈画论作者和画家拉开了距离,并滋养了后世文人画的创作。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早春图》前、中、远景树法对比??
图3.2《早春图》水口枯树??从上图可见,以草法写就的枯树具备明显的抒情性,与卷曲暧味的卷云皴山??
眶??图3.2《早春图》水口枯树??从上图可见,以草法写就的枯树具备明显的抒情性,与卷曲暧味的卷云皴山??石对比,那是一种直指冥霄的阳性情感。??郭熙对枯树的描绘使得它与更早期的绘画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早期绘画诸如??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关仝《秋山晚翠图》,均会使用精工的夹叶法来对树木进??行塑造;而且在画面的排布上,会在前、中、远景中使用多种不同的树种。虽则??我们无法确切的把握这些绘画在创作时的具体功能,m这种对r树形和树种丰富??性的追求,枭具有明显写实粘祌的。毕竟,在大自然当屮,树叶能够提供我们更??多判断树种的信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郭熙与小景[J]. 李慧漱. 明日风尚. 2014(22)
[2]传统再发现的投射——郭熙、苏轼与“画中有诗”[J]. 李亮. 学术月刊. 1987(03)
[3]写意篇——读中国画论扎记[J]. 杨身源. 美苑. 1982(03)
[4]谈郭熙《林泉高致》[J]. 温肇桐,丁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1981(02)
[5]读《林泉高致·画记》札记[J]. 薄松年,陈少丰. 美术研究. 1979(03)
[6]郭熙——宋代杰出的山水画家兼理论家[J]. 李行百. 美术. 1956(08)
博士论文
[1]表现与观看:郭熙《早春图》研究[D]. 王卓然.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28164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早春图》前、中、远景树法对比??
图3.2《早春图》水口枯树??从上图可见,以草法写就的枯树具备明显的抒情性,与卷曲暧味的卷云皴山??
眶??图3.2《早春图》水口枯树??从上图可见,以草法写就的枯树具备明显的抒情性,与卷曲暧味的卷云皴山??石对比,那是一种直指冥霄的阳性情感。??郭熙对枯树的描绘使得它与更早期的绘画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早期绘画诸如??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关仝《秋山晚翠图》,均会使用精工的夹叶法来对树木进??行塑造;而且在画面的排布上,会在前、中、远景中使用多种不同的树种。虽则??我们无法确切的把握这些绘画在创作时的具体功能,m这种对r树形和树种丰富??性的追求,枭具有明显写实粘祌的。毕竟,在大自然当屮,树叶能够提供我们更??多判断树种的信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郭熙与小景[J]. 李慧漱. 明日风尚. 2014(22)
[2]传统再发现的投射——郭熙、苏轼与“画中有诗”[J]. 李亮. 学术月刊. 1987(03)
[3]写意篇——读中国画论扎记[J]. 杨身源. 美苑. 1982(03)
[4]谈郭熙《林泉高致》[J]. 温肇桐,丁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1981(02)
[5]读《林泉高致·画记》札记[J]. 薄松年,陈少丰. 美术研究. 1979(03)
[6]郭熙——宋代杰出的山水画家兼理论家[J]. 李行百. 美术. 1956(08)
博士论文
[1]表现与观看:郭熙《早春图》研究[D]. 王卓然.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28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2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