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国油画群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02:25
建国初期中国群像油画的发展,适从了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和社会结构。艺术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油画这一“舶来品”,在中国近代文艺发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当下文艺界研究情况来看,对其定位过于概念化,关于某些问题状况的判断过于偏激。在建国初期中国油画群像的研究领域,我们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要承认油画家和其所生活的特殊时代和社会之间的必然联系,又要对创作者的创作活动、创作道路、绘画成就、绘画思想做相对独立的研究。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特殊历史时期提出了对以后文艺发展包括创作思想、创作手法、创作的题材以及服务对象的指导方针,使得油画这一艺术语言形式获得了广阔的发展,改变了历史上长期以来中国画(文人画)占主导的美术现状。无论从土地革命到抗日图存,还是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设,中国群像油画以大型创作题材及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服务工农大众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油画发展道路。本论文具体结构是:首先从建国初期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文化宣传口号。其次通过图例分析法总结出这一时期中国油画所具备的共性特点。最后分析建国初期的油画群像对后来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李铁夫《音乐家》(采自20世图3-2李书同《自画像》(采自《20世纪中国美术论稿》)自《雅昌艺术网》)
常书鸿《G妇人》(采自《外国美术简史》)
著名的佛教僧侣。其学生丰子恺,受其影响较深,在艺术方面同样也杰出贡献。1905 年,东渡日本留学,代表作品有《半裸女像》、《自画像彩画《山茶花》。吴法鼎,1883-1924,河南信阳人,1911 年由河南省派出留学,其刚开始学习的是法律专业,后来改入巴黎美术学院,1911 年回国北京大学西画导师。其主要代表作品《海滨》、《湖边》、《慈禧》。徐悲鸿,1895-1953,江苏省宜兴人,出生在贫苦的人家,从小随其父亲学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绘画人才,为中国艺术的前行奉献了一生。因为超群的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林风眠、刘海粟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三足,后人誉他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界的伯乐。1917 赴日留学,结识文人陈师承曾留法,周游欧洲列国。其早期代表作有《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后》、《珍妮小姐画像》等。从李铁夫、徐悲鸿、吴法鼎、李叔同等人作品难看出,早期中国油画基本是以肖像画、静物、风景画居多。由于“在革命题材的创作中,由于油画在创作和再现真实场景方面,表现出了一定优势,时受到重视”4。
本文编号:2932894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李铁夫《音乐家》(采自20世图3-2李书同《自画像》(采自《20世纪中国美术论稿》)自《雅昌艺术网》)
常书鸿《G妇人》(采自《外国美术简史》)
著名的佛教僧侣。其学生丰子恺,受其影响较深,在艺术方面同样也杰出贡献。1905 年,东渡日本留学,代表作品有《半裸女像》、《自画像彩画《山茶花》。吴法鼎,1883-1924,河南信阳人,1911 年由河南省派出留学,其刚开始学习的是法律专业,后来改入巴黎美术学院,1911 年回国北京大学西画导师。其主要代表作品《海滨》、《湖边》、《慈禧》。徐悲鸿,1895-1953,江苏省宜兴人,出生在贫苦的人家,从小随其父亲学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绘画人才,为中国艺术的前行奉献了一生。因为超群的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林风眠、刘海粟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三足,后人誉他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界的伯乐。1917 赴日留学,结识文人陈师承曾留法,周游欧洲列国。其早期代表作有《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后》、《珍妮小姐画像》等。从李铁夫、徐悲鸿、吴法鼎、李叔同等人作品难看出,早期中国油画基本是以肖像画、静物、风景画居多。由于“在革命题材的创作中,由于油画在创作和再现真实场景方面,表现出了一定优势,时受到重视”4。
本文编号:2932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3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