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中国山水画“远”空间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栖霞民宿设计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5 13:33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有其自身的审美规范和方式,作为中国传统审美范式是超越语言直击心灵的一种审美,超越山水画本身的固有形态。现代室内空间不仅要满足物质功能需求,还要从文化、艺术和心理多角度出发,满足人们由于现代室内空间尺度的更新和意境提升带来的精神功能和审美情趣。而中国山水画“远”空间理论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具有中国审美的当代室内空间设计中,恰好可以满足现代室内空间发展的需求。本文以中国山水画“远”空间为理论基础,通过图像学分析法和对古代画论的阐释相结合,运用比较、分析、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山水画“远”空间进行解析,然后对其画理、视觉形式、审美意识、空间构成和创作手法进行研究。总结归纳中国山水画“远”空间的审美原则和经营位置,将其同质异构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通过“远”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表现方法提升现代室内空间的意境。通过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山水画“远”空间,促进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并从精神空间和心理空间提升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意境体验。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山水画“远”空间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栖霞民宿设计为例


图1.1论文研宄框架??Fig.?1.1?Paper?Research?Framework??(来源:作#闩绘)??1.3.2研究方法??

黄公望,山居


第8页?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想看的“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也有屈原想看到的沧浪之水。整幅作品通过概括??和抽象的表现手法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虚实之间的渲染经过微妙的过渡使得画面??的空间张弛有度,跌宕起伏,空间层次丰富,气韵生动,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圓??:.??

山水画,审美理想,中国山水画,空间


(来源:雅昌艺术)??当屮国画家把这种积淀在思维意识中的山水空间性意蕴呈现在画面上的时候也就??完成/中国山水画的“远”空间表现如图2.2,与此同时山水画空间意境也就成/山水??画“远”空间的审美理想。中国山水画从自然山水(观悟)到心象(艺术传达)再到画??面情象(观悟)最后实现意境的审美理想,可见山水画“远”空间审美理想的意境实现??主要迎过两次观悟才能最终完满地实现。??2.3山水画“远”空间经营位置??2.?3.?1远映法??宗炳的《_?1丨I水序》可以说是1丨1M山水_空间理论的奠基之作,是中国最早的山书??ihiv论。义炳提出“太?之稍阔,则其见弥小”的近人远小的透视原理,揭示r人和0然的??关系,“且夫昆仑山之火,曈了?之小,迫卜丨以寸,则芄形莫咕,迥以数甩,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里之迥。是以观pi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A炳提出的远映法?方面是从人的自身空间强调山水ir空间砬该具有人的想象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室内景观设计与中国山水画内在逻辑关联研究[J]. 张吉成.  品牌(下半月). 2015(02)
[2]形制的新生:陈其宽在东海大学的建筑探索[J]. 祝晓峰.  建筑学报. 2015(01)
[3]作为山水意境的“三远”——对传统山水画空间概念之反思[J]. 孟宪平.  美术观察. 2013(05)
[4]“当代中式”景观的探索:上海世博中国园“亩中山水”设计[J]. 陈跃中.  中国园林. 2010(05)
[5]充满人情味的模糊空间——波特曼“中庭空间”创作手法分析[J]. 魏忠强,李铸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5)
[6]现代住宅中传统空间的引入[J]. 林畅雄,李娴.  华中建筑. 2007(12)
[7]论审美四维空间——以海德格尔语言美学核心思想为支点[J]. 周清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8]蒙太奇——艺术美的共通之术[J]. 陈波.  电影评介. 2006(18)
[9]建筑空间序列与音乐曲式相关性[J]. 施建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10]谈室内空间意境美的营造[J]. 张爱莉,王旭光.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博士论文
[1]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D]. 刘晓晖.重庆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论室内空间设计的文化内涵[D]. 向晓航.湖南师范大学 2010
[2]山水画空间论[D]. 邱永培.安徽师范大学 2006
[3]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创新之关联研究[D]. 刁建新.天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7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37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5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