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的花鸟画探析
本文关键词:潘天寿的花鸟画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中国传统的国画大家——潘天寿,花鸟画的成就颇高。在中华文化受到外国文化冲击时,潘天寿选择了在传统上立异,强调民族继承性。他选择的是在对中、西方绘画的了解与研究上进行实践的传统,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他运用近现代眼光从新诠释传统。潘天寿的绘画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他的花鸟画在奇险的布局上展现他独特的风格,无论是笔墨还是意境都有他的奇特之处,这些都体现着他对构图、笔墨、以及诗书画意之间联系的整体掌控。在中国绘画史上,潘天寿是二十世纪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之一,在承继传统上立异,形成了自己风格,影响了很多同时代以及后世的画家。因此阐述其生平,分析他的艺术风格特点,探讨其风格形成背景,对于个人艺术生涯乃至今后花鸟画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仔细研究潘天寿艺术作品的基础上,首先介绍其成长学习经历;其次结合具体的绘画作品,主要从艺术造型、笔墨、色、构造等方面具体分析阐述其艺术特点,并通过与其他艺术家的对比,突出其艺术创造的独特性;最后,结合前文,探讨影响他风格形成的因素,总结潘天寿花鸟画的风格、花鸟画教学的成就,以及对花鸟画成长发展的影响等。
【关键词】:潘天寿 艺术风格 笔墨 革新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第一章 潘天寿的生平13-16
- 第一节 成长环境影响13-14
- 一、家庭位置的优越13
- 二、新文化运动13-14
- 三、文人画14
- 第二节 学习的经历14-16
- 第二章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16-47
- 第一节 造型的特点16-21
- 一、选材生活16-18
- 二、变相传意18-20
- 三、造型与八大的比较20-21
- 第二节 笔墨的特点21-27
- 一、书法用笔22-24
- 二、以墨取韵24-26
- 三、笔墨与吴昌硕的比较26-27
- 第三节 用色的特点27-30
- 一、新颜明丽(装饰色彩)27-30
- 二、色彩与任伯年的比较30
- 第四节 潘天寿花鸟画构图的特点30-47
- 一、出奇制胜31-33
- 二、以“点”补势33-35
- 三、虚实“颠倒”35-36
- 四、霸悍四方36-38
- 五、题跋艺术38-44
- 六、构图与八大的比较44-47
- 第三章 潘天寿风格的形成及影响47-52
- 第一节 吸收传统精华47-49
- 第二节 对创新的追求49
- 第三节 花鸟画教学中坚持传统49-50
- 第四节 对后世的影响和学习继承50-52
- 总结52-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56-57
- 图片来源57-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熙;;潘天寿绘画艺术特点解析[J];作家;2009年02期
2 罗斌;;霸悍之外 灵秀四溢——潘天寿画风新探[J];艺术探索;2008年05期
3 王维华;;禅宗思想对花鸟画的影响[J];美术之友;2008年02期
4 王宝强;;论潘天寿的艺术人格[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潘耀昌;;从彩墨到国画——潘天寿在话语权转换中的作用[J];新美术;2006年01期
6 程峰;“霸悍”与“现代”——略谈潘天寿先生的艺术风格[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0期
7 应受庚;中国绘画构图学的规律与法则研究[J];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邵大箴;;潘天寿缘何提出“拉开距离”论[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张大风;;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金石气[N];美术报;2010年
3 齐建秋;;潘天寿致力革新中国画[N];中国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满江红;潘天寿、郭味蕖花鸟与山水相结合创作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2 谢青;潘天寿花鸟画艺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德翠;大写意花鸟画精神内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褚静;院体花鸟画的风格演变与传承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天锁;潘天寿绘画形式张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朝瑜;潘天寿美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潘天寿的花鸟画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