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在山水画中的运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云法在山水画中的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山水画中云法的在运用在隋代开始初见端倪,在之后的山水画发展中,随着文人绘画的发展画家对云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来,云似乎被大多数山水画家用来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抒发个人内心的情感。大多数画家通过云烟的墨戏来遣兴自娱,特别是宋代的米友仁,通过表现潇湘等南方地区的烟雨迷蒙之状,开启了文人画家“墨戏”的风气。也由此在之后众多画家的心中形成了一种“潇湘情结”。此篇论文通过分析云法在山水画中的运用与发展踪迹,探讨云的绘画技法和其在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体的运用。宋代是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并走向成熟。山水画家画云的技法更加成熟丰富。在此基础上,云的使用在山水画意境的表现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云在山水画中表现画家的个人感情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从郭熙的《早春图》到米友仁的“米氏云山”都带着强烈的感情表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山水画中云的表现和画面意境的关系作用上,以及云的表达同画家的情感关系联系在一起讨论。从而分析出云的运用在山水画中的重要意义。云的运用在山水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云烟是山水画的构图和意境表现中不可或缺的手法。山水画中的云与构图和画面意境的呈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了云霞雾霭山才显得神采飞扬,活泼而秀媚。云是自然界的造化之物,所以云要画的流动不滞,而且云的大小方向要有变化,不宜画的厚重或者呆滞。云烟还要结合山水的体势,还要活、要得势。山水画中的云烟,不仅取秀,也是经营、布置中化实为虚的手段。用云烟萦绕更见山水的高远、深远、或者平远。所以画云烟要让云烟的高低、起伏、流动、阔狭与山的形势相合,以免有生硬凑活的毛病。山水画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云的画法已经十分的成熟、完善,被画家广泛运用。云一直在山水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山水画家通过画云来反映艺术家心灵世界和精神情感,将“自然”的生动气韵合二为一,通过这种笔墨关系抒发人性的心灵,表现质朴、纯真的自然精神。通过云烟的表现来达到人与自然合一的宇宙观,这不仅仅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因素,也是山水画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云法 云烟 意境 构图 山水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一章 山水画云法的画法概述11-16
- 第一节 勾云法11-13
- 第二节 勾染法13-14
- 第三节 空云法14-15
- 第四节 擦云法15-16
- 第二章 山水画中云的作用16-26
- 第一节 云与山水画的构图16-18
- 第二节 云与山水画意境18-23
- 第三节 云与山水画家的情感表现23-26
- 第三章 当代山水画家画云的新成果26-37
- 第一节 传统出新——陆俨少的勾勒云26-28
- 第二节 知白守黑——李可染的“光影”云28-32
- 第三节 皓白如光——陈平山水的“亮光”云32-34
- 第四节 素白如练——许俊山水画的装饰云34-37
- 结语37-39
- 参考文献39-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J];紫禁城;2007年06期
2 盛月芳;;我演《李清照》中米友仁[J];剧影月报;2011年06期
3 王保安;;水气、岚气与逸气——品读米友仁山水画作品《潇湘奇观图》[J];美术大观;2008年11期
4 丁观加;;“米氏山水”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5年01期
5 丁观加;;“米氏山水”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5年01期
6 徐邦达;米友仁《设色云山图》卷[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年04期
7 ;封面图:宋代·卧狮供石[J];收藏界;2011年01期
8 徐凯凯;;元廷鉴书博士刘中守的几个问题[J];荣宝斋;2013年10期
9 韩刚;;“米点山水”辨正[J];艺术设计研究;2010年01期
10 韩刚;;“米点山水”辨正[J];荣宝斋;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妙芬;一簇空蒙杳霭间[N];美术报;2008年
2 朱积良;朦胧清幽缥缈空灵[N];中国商报;2006年
3 张伟平;材质的困惑[N];美术报;2014年
4 通讯员 田宝印;中国水墨研究院大兴揭牌[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彦彦;米友仁山水画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毛大海;《潇湘奇观图》的笔墨技法与造境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3 王法亮;云法在山水画中的运用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4 金泽友那;米友仁的潇湘烟雨与安哲罗普洛斯的雾中影像[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5 籍洪达;《潇湘奇观图》笔墨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6 王s
本文编号:295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