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隋唐至宋初关中地域山水画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02:51
  中国山水画发展至隋代,基本上有了可见的、完全独立的面貌,其影响深远。而作为隋唐都城长安的所在地,关中地域价值对于整个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被凸显出来。岁月的流逝、朝代的更迭、人文的变迁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古代地域的精确性,但这种模糊的“地域”观念已经固定,并逐渐转化为对其地域文化界定的标志,深植在人们心中,并对艺术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以一个绘画实践者的角度对山水画形态进行思考,特别是将地域概念作为切入点,以关中地域为描述背景,以隋唐至宋初为时间轴,跨越山水画形态初创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挖掘早中期山水画地域研究意识重要性的同时,从物质载体与展观方式、形式语言、审美观念、艺术精神四个层面入手,重点选择中国山水画发展至隋唐的赋彩山水画形态及贯穿于中唐至宋初的水墨山水画形态展开分析,试图论证地域对山水画形态的影响以及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文化与地域相互作用的关联价值。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态之一,拥有完整的、独特的自我文化性格。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在寻求中国山水画形态变迁原因的过程中,将着眼点更倾向于研究中国山水画形态自身的内部结构的调节机制及生成系统。运用绘画形态学的方法对山水画... 

【文章来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隋唐至宋初关中地域山水画形态研究


关中平原地势图

终南山,自然地貌


上使得当地的山体岩石的形成受到物造成了北方的山体多犹如刀削斧劈般个山体视觉效果宏伟强烈。(图 1-2)由于紧临古都长安,受人文浸润,终、佛、隐士的垂青之地与抒情对象,念,并为隋唐至宋初山水画形态的发地域地貌的山水大家,成为北派山水子、李思训等都曾以终南为题材绘制宽隐于终南、太华之间,许道宁以华多样的山水画形态总体上表现了终南图 1-2 终南山自然地貌

皴法,林泉,雨点,钉头


拔峻厚、山峰耸峙,骨力雄健。勾勒明显,作画手法常用“钉头”、“雨点”和山石质感。象主要描绘对象。,空谷巨响,给人巨大的心理震慑力,使人顿植被丰茂,平淡天真。伏平缓,若隐若现,适于以柔和的披麻皴法、反映南方林泉气象主要描绘对象。汀渚描绘山水优美的灵动之感。都


本文编号:2965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65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f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