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位女性艺术家喻红,申玲,夏俊娜艺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0 23:04
近年来,“女性”和“女性艺术”这两个名词出现的频率比较多。女性绘画作为女性艺术范畴的一部分,也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在绘画艺术领域中,历来男性画家一直牢牢地占据着主导地位。不可否认,女性画家不论是从人数上还是从所取得的成就方面都和男性画家有一定的差距,但九十年代以来络绎出现的女性油画家的优秀作品也逐渐被世人所接受,为中国当代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喻红,申玲,夏俊娜正是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人物。虽然她们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手法不尽相同,但她们都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含蓄,阐述着她们的世界。她们摆脱了以往女性狭隘的主题和题材,不再拘泥于过去的那种单一的或是规范性的表现形式,作品的表达方式变得更为自由、大胆和自信。笔者从各个创作环节,多角度地呈现和剖析了三位女画家的风格特点及阶段性的代表作品,并进行比较分析,力求对她们的绘画作一个比较完整的全面的认识。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喻红《紫色的肖像》(图2)喻红《红绿相间的肖像》这个系列实际上还包含着一种语境的隐喻
8图 3)喻红 《和妈妈在公园胸前佩戴着 (图 4)喻红 《和女儿在天安门广场“毛主席去安源”纪念章》成长》中表现的 1990 年之后的生活才开始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对后代的凝视、在广场的感慨、在车祸现场的感伤以及在阳光下面中叙述的 1996 年和 1998 年女儿的成长似乎使喻红感受到一个时
——《她》系列。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始对自身有了强烈的关注,更多地开始关注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她》系列不再停留在日常生活,把对女性处境的关注更加凸显出现的对象,她通过这种方式来管窥她们真实生活方式。这个系列的作品包括亲人朋友、的苏联式的现实主义手法把现代的各个层,刻画的深入,呈现了女性艺术家特有的内的照片,放大并置在画家的作品旁边。画作些女性自身所欲再现的自我。在个人经验仍关注着另一种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喻红叙事——与女画家喻红的对话[J]. 舒可文. 艺术.生活. 2007(04)
[2]目击喻红[J]. 李薇薇. 艺术评论. 2007(03)
[3]九十年代,中国油画领域中女性画家的自觉性[J]. 刘坤. 世纪桥. 2006(10)
[4]解析夏俊娜的艺术创作[J]. 王克俊. 晋中学院学报. 2006(04)
[5]关于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思考[J]. 万元元.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6]当代女性艺术性别特征的误区[J]. 王吉. 西北美术. 2005(01)
[7]中国当代女性绘画风格简析[J]. 陈云飞. 齐鲁艺苑. 2004(04)
[8]走出欲望对象——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观察当代的绘画作品[J]. 付蓉.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3)
[9]创造自己的年代——喻红访谈[J]. 杨卫. 艺术评论. 2004(09)
[10]1990年代以来作为当代艺术问题的女性艺术[J]. 廖雯. 美苑. 2004(02)
本文编号:2969582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喻红《紫色的肖像》(图2)喻红《红绿相间的肖像》这个系列实际上还包含着一种语境的隐喻
8图 3)喻红 《和妈妈在公园胸前佩戴着 (图 4)喻红 《和女儿在天安门广场“毛主席去安源”纪念章》成长》中表现的 1990 年之后的生活才开始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对后代的凝视、在广场的感慨、在车祸现场的感伤以及在阳光下面中叙述的 1996 年和 1998 年女儿的成长似乎使喻红感受到一个时
——《她》系列。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始对自身有了强烈的关注,更多地开始关注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她》系列不再停留在日常生活,把对女性处境的关注更加凸显出现的对象,她通过这种方式来管窥她们真实生活方式。这个系列的作品包括亲人朋友、的苏联式的现实主义手法把现代的各个层,刻画的深入,呈现了女性艺术家特有的内的照片,放大并置在画家的作品旁边。画作些女性自身所欲再现的自我。在个人经验仍关注着另一种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喻红叙事——与女画家喻红的对话[J]. 舒可文. 艺术.生活. 2007(04)
[2]目击喻红[J]. 李薇薇. 艺术评论. 2007(03)
[3]九十年代,中国油画领域中女性画家的自觉性[J]. 刘坤. 世纪桥. 2006(10)
[4]解析夏俊娜的艺术创作[J]. 王克俊. 晋中学院学报. 2006(04)
[5]关于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思考[J]. 万元元.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6]当代女性艺术性别特征的误区[J]. 王吉. 西北美术. 2005(01)
[7]中国当代女性绘画风格简析[J]. 陈云飞. 齐鲁艺苑. 2004(04)
[8]走出欲望对象——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观察当代的绘画作品[J]. 付蓉.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3)
[9]创造自己的年代——喻红访谈[J]. 杨卫. 艺术评论. 2004(09)
[10]1990年代以来作为当代艺术问题的女性艺术[J]. 廖雯. 美苑. 2004(02)
本文编号:2969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69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