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任伯年写意紫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6 15:09
  任伯年的写意花鸟画,对近当代写意花鸟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他的花鸟画多从生活中寻找题材和灵感,都是在自然界所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其中紫藤作为其绘画题材的作品占比较高。本文对任伯年写意紫藤进行研究,在对紫藤的象征含义和作为绘画题材的表现意义基础上,对任伯年紫藤写意中的美学思想,文人画思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任伯年写意紫藤的绘画笔法,构图和色彩运用,为我们日后在写意紫藤的学习与创作中添砖加瓦。 

【文章来源】: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2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任伯年写意紫藤研究


紫藤双鸡图

紫藤,文人画


图 3 紫藤双鸡图 图 4 紫藤双凫图紫藤与文人画回归出身于民间化工,民间艺术的熏陶和锻炼使他掌握了扎实的写力和超强的造型本领。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认为文人画乃文民出身的社会身份,审美趣味和文学素养的缺乏,让一些人认于人文画。事实上,这是一种狭隘的看法,任伯年的优势在于文人画相结合,创造出喜闻乐见的“雅俗”艺术。而越是到晚有明显的文人画因素。画技法而言,任伯年先是以工笔画为主 ,后来走工写结合,平的小写意一路, 迅疾而不草率。早期对学陈老莲的笔法用功

任伯年,西洋,用色,文人画


来对八大山人冷逸的文人画有所感悟。自他曾对弟子吴昌硕传授作画诀窍,曰化贯通,不难其奥诀也。”从这句话不难是赞同并努力追求的。因此在任伯年晚期品更注重文人画技法的表现和规范性,如在表现手法上,相较于早期作品的工放洒脱的风格,勾勒、点簇、泼墨诸法兼承文人画要素并有新的突破。他先是打破洋画中的光色体积感处理技巧,赋予其画以晚期作品《松藤鹤寿图》(如图 5)立轴,高 183cm,纵 96cm。画面右上方落写于海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画学任伯年[J]. 李恩成.  中华书画家. 2017(09)
[2]浅析任伯年花鸟画的艺术特色[J]. 王芳.  教育现代化. 2017(15)
[3]任伯年人物画师承关系研究[J]. 张雪梅.  大众文艺. 2010(20)
[4]任伯年绘画中的吉祥物[J]. 王彦霖.  文艺研究. 2010(09)
[5]论任伯年的绘画特色与民间艺术的关系[J]. 曹军戎,曹彦明.  艺术百家. 2007(02)
[6]任伯年花鸟画风的形成及其独特风格[J]. 师群.  中州学刊. 2005(01)
[7]任伯年与传统文人画[J]. 陈永怡.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4(02)



本文编号:2981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81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