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的“简逸”画风研究及对个人创作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18 05:45
在元代特殊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这一时期文人落入社会底层,他们通过对自然的再认识,遵循对万物的理解,转向以笔墨表现自我,抒发心中的“逸气”。倪瓒作为元代文人画家的重要代表,晚年隐居太湖,面对太湖的自然景色,在创作中将内心的独特感悟用简淡的笔墨,一河两岸式的简洁构图呈现出简淡、高逸脱俗的意境,并将内在的文化品格和主体情思融入其中,形成“简逸”的绘画风格,对后世画家的审美价值和创作理念影响深远。本文以倪瓒的“简逸”画风为核心进行研究,着重对倪瓒绘画中的“逸”在作品中的体现作分层分析,结合太湖实地考察自然景观深入了解他的“简逸”画风并作出感悟,来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本文主体共分三部分。首先,笔者从倪瓒“简逸”画风的成因展开,从生平经历、精神品格、时代环境、各家思想以及师承传统进行具体分析。其次,结合作品分析倪瓒以“逸”贯之的美学思想的诸多层面在构图、笔墨和画境上的体现。最后,通过实地考察太湖自然景观与倪瓒作品中的物象作一个对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结合倪瓒对后世的影响深入认识“简逸”的画风,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分析艺术创作。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董源潇湘图绢本设色141.4×50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蠡湖
湖中的孤山小岛(图 3-3)映衬秀润的远山,清幽阔远,近处湖岸和矮坡似的断层岩石散落水面上。令人马上想到倪瓒的作品,一河两岸,与这里的景色一一对应。考察正值深冬,冰冷的天气笼罩着映入眼中的景象,生发着一股空灵之气,使人全身心浸入倪瓒他所筑构的境界中,平静中带着冷清,令人心境透明。岸边的海蚀平台(图 3-4)见证了太湖的三次变迁,近水石岸(图 3-5)被湖水冲刷成散碎的水层岩结构,形成太湖地区沉积岩断面的地貌,加上长时间的侵蚀使这些断层岩与水冲刷的边缘轮廓分明,棱角方折明显(图 3-6)。倪瓒作品中的“折带皴”(图 3-7)法在这里找到了痕迹,皴法表现出的山石层层连叠的感图 3-5 近水石岸图 3-4 海蚀平台
本文编号:2984393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董源潇湘图绢本设色141.4×50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蠡湖
湖中的孤山小岛(图 3-3)映衬秀润的远山,清幽阔远,近处湖岸和矮坡似的断层岩石散落水面上。令人马上想到倪瓒的作品,一河两岸,与这里的景色一一对应。考察正值深冬,冰冷的天气笼罩着映入眼中的景象,生发着一股空灵之气,使人全身心浸入倪瓒他所筑构的境界中,平静中带着冷清,令人心境透明。岸边的海蚀平台(图 3-4)见证了太湖的三次变迁,近水石岸(图 3-5)被湖水冲刷成散碎的水层岩结构,形成太湖地区沉积岩断面的地貌,加上长时间的侵蚀使这些断层岩与水冲刷的边缘轮廓分明,棱角方折明显(图 3-6)。倪瓒作品中的“折带皴”(图 3-7)法在这里找到了痕迹,皴法表现出的山石层层连叠的感图 3-5 近水石岸图 3-4 海蚀平台
本文编号:2984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843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