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的造型艺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山水画的造型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是中国独有的重要艺术形式,它讲究以形媚道,寄物明志。意象造型是中国山水画的造型基础,它有别于西方的风景画、风情画,它的造型手段主要是以线为主,线是中国画的灵魂。同时讲究在对客观物象写生的时候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提倡对客观物象的直接描摹,讲求形而上的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追求。我国南齐时期的艺术家谢赫在六法中先提到“骨法用笔“之后才提”随类赋彩“,可见”骨法用笔在山水画中的重要地位,这里的骨法用笔也就是用线,每张中国画都是由不同的长线、短线,长点、短点,浓、淡、干、湿不同的点和线组成的。山水画中,山水画风格的不同其实也就是线条的不同,也主要是用笔变化的不同。
【关键词】:中国画 造型 线条 外师造化 似与不似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
- Summary3-4
- 前言4
- 一、中国山水画的造型基础4
- 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画造型的主、客观性4-5
- 三、线是中国画最基础的造型手段5-6
- 四、形似、神似与似与不似之间的关系区别6-7
- 五、通过我的创作学习实践谈对中国画造型的体会与认识7
- 致谢7
- 参考文献7-9
- 附录9-1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军;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03期
2 李峻;回应现实——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起[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周巧云;;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花卉写生漫谈[J];艺海;2006年04期
4 李锐文;;师造化与山水画写生——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学思想[J];艺术百家;2008年S2期
5 袁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摭谈[J];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6 齐鲁愚公;;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J];美术大观;2010年07期
7 金玉甫;;“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关于写生与教学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廖新松;;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从张家小院到上里古镇[J];四川戏剧;2011年04期
9 张海;;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梁佳;;造化与创作主体——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J];大众文艺;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家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浅识”写气韵生动[N];美术报;2012年
2 陈翔;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N];美术报;2007年
3 一扬;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N];美术报;2012年
5 江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N];美术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陈晓星 王连伟;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7 彭利铭 骆建宏;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上做得更好些[N];中国艺术报;2009年
8 景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N];江西日报;2004年
9 宋振荇;浅谈中国画的创作思想[N];青海日报;2011年
10 ;大思想 大文化 大视野[N];陕西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志正;“外师造化”在20世纪山水画中的继承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候春香;用艺术触动心灵的脉搏[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4 李萍;论写生与创作的采“真”之游[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5 吕佳;笔墨须与造化通[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媛君;造化在手,心运无穷[D];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
7 八木穰;在师“造化”中感受“心源”[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8 陈贲;中国山水画的造型艺术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9 张睿;渔泽渔火创作感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雪;中国山水画写生创作中灵感的由来[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山水画的造型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8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