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析中国水彩艺术创作的文化品格

发布时间:2021-01-20 01:26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必定要有其深刻的内涵,并以其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的某些典型内容。一件优秀的作品包含着艺术家深厚的修养,而深厚的修养又来源于艺术家长期的潜心研究及实践探索。水彩画的创作发展到今天,已经呈现出了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局面。在当今中国水彩艺术发展的局面下,每一位水彩画家应该思考的是,我们中国的水彩画艺术创作发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文化品格,并以此来提升中国水彩艺术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本文从水彩画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水彩画的水性、水彩画的民族性、水彩画的意境与神韵、水彩画家的修养等几个方面阐述和分析中国水彩艺术应该具备的文化品格,旨在与水彩同仁共同探讨、研究。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浅析中国水彩艺术创作的文化品格


-i潘思同《静物》借鉴,水彩画在我国的艺术园地逐兰成长并有了很大发展

水彩画,西洋绘画,西洋画,土山


异曲同工之妙,使西洋水彩画很快得到国人的欣赏、接纳,并为一些画家图1一1一3透纳《风景》位并为世人所承认。总的来看,在18世纪后期,英国水彩画中的语言已经逐渐形成透明轻快、细腻抒情等风格,当然其中也不乏粗犷而又耐人寻味的情趣作品。这样的风格与探索一直延续到20世纪,使英国成为领军水彩画发展的大国。图1一2一1潘思同《静物))借鉴,水彩画在我国的艺术园地逐步成长并有了很大发展。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了远东和亚洲最繁荣的商业城市,天主教会在上海1一2水彩画的传入与发展水彩画传到中国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

延河,中国水彩画,艺术系,刘海粟


刘海粟、潘思同等担任水彩画教学。1918年成立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图1一2一4萧淑芳《丁香花》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水彩画蓬勃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画家们深入生活,用水彩画来反映新中国的新面貌,写实风格得以确立,奠定了中国水彩画重写实的传统模式。李剑晨的《晨曦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图卜2一3常玉《女人体》校,担任水彩画教学的有灵法鼎、李毅士等。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成立,李叔同、徐悲鸿等从事西画教学。同年


本文编号:2988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88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7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