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儒学视野下的北方山水画派绘画语言 ——以李成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31 06:17
  北方山水画派,主要活跃于儒学文化的发祥地:齐鲁、关陕之地,其肇始、鼎盛无不受儒学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对于道禅思想与中国画关系的研究,儒学与中国画论方面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系统的专题性研究寥寥无几。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要的方面,目前的研究现状无疑是一种缺憾。北方山水画成熟期的代表人物——李成,是唐代宗室后裔,善画寒林枯枝,喜作平远险易之景,是北宋山水画坛地位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画家。李成长期居住于齐鲁营丘,深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儒学文化的熏陶,其作品具有典型的文秀气质。翻开任何一本中国绘画史论著,李成的绘画成就必然会被提及,但是几乎所有的论述都过于简略,这与李成北宋山水画宗师的地位极不相符。故而,以李成为例研究北方山水画派的儒学内核,无疑是可行的。本文建立在李成个案研究基础上,旨在通过剖析儒学与山水画艺术在李成身上完美的结合,透视儒学对北方山水画派绘画语言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儒学视野下北方山水画派绘画语言提出的背景,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儒学与中国画关系、李成儒生身份和艺术成就的研究现状,从中找出以往研究不足以及本文研究的价值,提出研究的方法与思路以及本文研究的意...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2. 儒学嬗变背景下的北方山水画派
    2.1 中晚唐至北宋的儒学嬗变及北方山水画派的肇始
    2.2 北方山水画派的概念
    2.3 北方山水画派的艺术特色
3. 李成的儒生身份及其山水画艺术成就
    3.1 乱世中的衰落士族与儒生的悲剧典型
    3.2 李成山水画成就的多重地位
        3.2.1 北方山水画派画成熟期的代表
        3.2.2 北宋山水画第一人
        3.2.3 文人画成长中的特殊地位
    3.3 李成的山水画技法
        3.3.1 山石画法
        3.3.2 山体皴擦
        3.3.3 远山的处理
        3.3.4 树的画法
        3.3.5 舟船人物
        3.3.6 楼阁房屋
        3.3.7 瀑布、溪流、水的画法
    3.4 传为李成的《山水诀》
4. 李成山水画作品的儒学内核
    4.1 隽秀淡雅的文秀气质
        4.1.1 用笔毫锋颖脱,墨法精微
        4.1.2 善用淡墨,烟景万状
        4.1.3 平远险易之景
        4.1.4 寒林雪景,石如云动
    4.2 格物致知的求真精神
    4.3 构图布置的儒学化
    4.4 治平理想的表达和民胞物与的仁学关怀
    4.5 绘画题材的儒学化:以读碑为例
5. 北方山水画派的儒学继承及绘画语言
    5.1 从李成的后世影响看北方山水画派的儒学继承
        5.1.1 郭、王二人的儒士生平
        5.1.2 郭、王对李成的传承与创新
    5.2 儒学视野下北方山水画派的绘画语言
        5.2.1 全景式的大山大水
        5.2.2 雪景寒林的画面主题
        5.2.3 人格化的雄浑意境
        5.2.4 刚健苍劲的笔墨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古代画论对李成的收录
附录二:《山水诀》全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宋代“画学”[J]. 令狐彪.  美术研究. 1981(01)



本文编号:3010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10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b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