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山寺文殊殿壁画配景山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06:33
山西历史积淀深厚,佛教艺术发达,全境遍布了历代众多的寺观壁画。尽管金朝在山西统治历史短暂,却在美术史上留下了灿烂的岩山寺壁画。前人在研究该处壁画时,未能重视配景山水的美学价值,以及其在故事情节构筑与场景的营造上的作用。殿内配景山水与佛教人物、宫殿建筑紧密结合,场面壮阔且勾勒精细,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图景。本文在田野调查与图像采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文献与图像学研究方法,对岩山寺文殊殿的配景山水进行局部与整体的研究。分析配景山水风格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形式特征,从而归纳出其艺术特征。综合研究发现:岩山寺文殊殿壁画配景山水,不仅绘制技法全面,而且在承袭了北宋“院体画”追求客观写实,讲究工整细致的特点。同时,配景山水注重装饰意味,亦反映出北宋中期“复古”晋唐的青绿山水在金代的又一次延续。
【文章来源】: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宋河东路行政区(北宋时的繁峙县属代州管辖图片来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宗敕令中使将金泥书和佛经一藏送五台山真容院供养,”2其中,真容院在日后成为了僧人人数最多的寺院,居山西寺院之首。一种说法认为,岩山寺当时称做灵岩寺为真容院的下寺,因其为五台山的北部门户,面朝大同府、朔州、浑源、灵丘等地,民众香客在进五台山地域之前多在此驻足歇脚。并且放眼于五台山之外,山西全境,佛寺兴造不断,香火鼎盛得益于宋代统治者对佛教的大力扶持。至北宋末期,繁峙县为军事争夺要地,所属由北宋变为金朝。(图片 1 北宋河东路行政区,图 2 金代河东北路行政区)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殿——南殿(亦称过殿)文殊殿——水陆正殿(弥陀殿)。分设东配殿——殿,西配殿——地藏殿。东配殿旁还设有钟楼与鼓楼,遥相呼应。现存的仅下文殊殿为金代文物遗存,东、西两个配殿以及钟楼则为清代重修所制。寺的天王殿与正殿在已毁,鼓楼也不复存在。东配殿旁为保留较好的垂花门垂花门便是寺院正院部分。步入寺内,古木苍天,寺门边为管理人员住所里走为西侧原本僧房,于大火中被毁,后重修建成为监管人员办公场所。(图 寺院布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西寺观壁画山水寓意类型与山水画创作[J]. 赵建中. 美术观察. 2017(03)
[2]现存金代壁画艺术风格研究[J]. 王艳. 美术教育研究. 2017(03)
[3]岩山寺壁画燃灯佛授记图像考[J]. 李雅君. 美术研究. 2017(01)
[4]岩山寺壁画的世俗化转型成因初探[J]. 董虹霞,王舒. 五台山研究. 2016(04)
[5]岩山寺文殊殿西壁壁画的空间营造与表达[J]. 李玉福. 美术观察. 2016(12)
[6]政治的隐喻:岩山寺金代鬼子母经变(下)[J]. 李翎. 吐鲁番学研究. 2016(01)
[7]晋北辽金建筑壁画的社会风貌美学探究——以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为例[J]. 魏卞梅. 包装世界. 2015(06)
[8]岩山寺壁画人物造型特征研究[J]. 范青云,王元芳. 名作欣赏. 2015(29)
[9]史籍载辽金时期美术[J]. 金维诺. 美术研究. 2015(01)
[10]论山西佛寺壁画佛背光的艺术特点——以唐、宋、金时期的壁画为例[J]. 武晓梅.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硕士论文
[1]岩山寺文殊殿壁画中的建筑语言[D]. 马鑫.中央美术学院 2016
[2]岩山寺壁画中的建筑布局与景观美学[D]. 庞冠男.太原理工大学 2015
[3]以岩山寺壁画为例浅析辽金时期寺观壁画绘制方法与材料运用[D]. 董卓.中央美术学院 2014
[4]繁峙岩山寺佛传故事画研究[D]. 胡潇泓.山西大学 2012
[5]管窥宋元界面的演变与发展[D]. 张倩倩.山东理工大学 2012
[6]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市井图像研究[D]. 李凡卓.山西大学 2010
[7]岩山寺壁画风格研究[D]. 张雁.山西大学 2010
[8]岩山寺文殊殿壁画风俗图画研究[D]. 秦晓英.山西大学 2010
[9]岩山寺文殊殿西壁建筑图景研究[D]. 陈蓉.山西大学 2010
[10]论界画的艺术特色[D]. 王学权.南京艺术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014240
【文章来源】: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宋河东路行政区(北宋时的繁峙县属代州管辖图片来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宗敕令中使将金泥书和佛经一藏送五台山真容院供养,”2其中,真容院在日后成为了僧人人数最多的寺院,居山西寺院之首。一种说法认为,岩山寺当时称做灵岩寺为真容院的下寺,因其为五台山的北部门户,面朝大同府、朔州、浑源、灵丘等地,民众香客在进五台山地域之前多在此驻足歇脚。并且放眼于五台山之外,山西全境,佛寺兴造不断,香火鼎盛得益于宋代统治者对佛教的大力扶持。至北宋末期,繁峙县为军事争夺要地,所属由北宋变为金朝。(图片 1 北宋河东路行政区,图 2 金代河东北路行政区)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殿——南殿(亦称过殿)文殊殿——水陆正殿(弥陀殿)。分设东配殿——殿,西配殿——地藏殿。东配殿旁还设有钟楼与鼓楼,遥相呼应。现存的仅下文殊殿为金代文物遗存,东、西两个配殿以及钟楼则为清代重修所制。寺的天王殿与正殿在已毁,鼓楼也不复存在。东配殿旁为保留较好的垂花门垂花门便是寺院正院部分。步入寺内,古木苍天,寺门边为管理人员住所里走为西侧原本僧房,于大火中被毁,后重修建成为监管人员办公场所。(图 寺院布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西寺观壁画山水寓意类型与山水画创作[J]. 赵建中. 美术观察. 2017(03)
[2]现存金代壁画艺术风格研究[J]. 王艳. 美术教育研究. 2017(03)
[3]岩山寺壁画燃灯佛授记图像考[J]. 李雅君. 美术研究. 2017(01)
[4]岩山寺壁画的世俗化转型成因初探[J]. 董虹霞,王舒. 五台山研究. 2016(04)
[5]岩山寺文殊殿西壁壁画的空间营造与表达[J]. 李玉福. 美术观察. 2016(12)
[6]政治的隐喻:岩山寺金代鬼子母经变(下)[J]. 李翎. 吐鲁番学研究. 2016(01)
[7]晋北辽金建筑壁画的社会风貌美学探究——以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为例[J]. 魏卞梅. 包装世界. 2015(06)
[8]岩山寺壁画人物造型特征研究[J]. 范青云,王元芳. 名作欣赏. 2015(29)
[9]史籍载辽金时期美术[J]. 金维诺. 美术研究. 2015(01)
[10]论山西佛寺壁画佛背光的艺术特点——以唐、宋、金时期的壁画为例[J]. 武晓梅.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硕士论文
[1]岩山寺文殊殿壁画中的建筑语言[D]. 马鑫.中央美术学院 2016
[2]岩山寺壁画中的建筑布局与景观美学[D]. 庞冠男.太原理工大学 2015
[3]以岩山寺壁画为例浅析辽金时期寺观壁画绘制方法与材料运用[D]. 董卓.中央美术学院 2014
[4]繁峙岩山寺佛传故事画研究[D]. 胡潇泓.山西大学 2012
[5]管窥宋元界面的演变与发展[D]. 张倩倩.山东理工大学 2012
[6]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市井图像研究[D]. 李凡卓.山西大学 2010
[7]岩山寺壁画风格研究[D]. 张雁.山西大学 2010
[8]岩山寺文殊殿壁画风俗图画研究[D]. 秦晓英.山西大学 2010
[9]岩山寺文殊殿西壁建筑图景研究[D]. 陈蓉.山西大学 2010
[10]论界画的艺术特色[D]. 王学权.南京艺术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014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1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