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师学之正道—明代画家戴进与蓝瑛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1 09:35
戴进与蓝瑛分别是浙派和武林画派的创始人,为明代的两位大师。本文以戴进与蓝瑛为研究对象,力求从中国绘画发展史上鉴古与师学的角度入手,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就他们的绘画风格、艺术创作以及在画史上的价值及影响等方面进行系列的比较研究,以梳理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从而揭示其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和独特的绘画风貌。鉴于两人鉴古、师学存在着差异性,导致两人的创作方法和笔墨形式不同,从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本文还指出在对传统的承传过程中一些内在、外在因素的重要作用并就传统画家而言,鉴古与师学是艺术家通向成功的正确道路,这也是戴进与蓝瑛之所以能从工匠成为大师的关键。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春酣图》明戴进绢本设色291.3cm×171.5cm此作是戴进中期杰出的浅绛山水作品之
峻岭伟岸挺拔,松枒虬枝婀娜多姿,山间雾霭时隐时现,呈现出一副世外桃源的奇丽景致。(2)青绿为主的设色山水。此类作品在戴进现存画迹中极其少见。现藏德国柏林东亚美术馆的《灵谷春云图》lii卷(图 2)可能是戴进存世作品中唯一可见的青绿山水画作。这说明戴进掌握的创作方法不止于水墨、浅绛,远比我们所认为的更为多样。《灵谷春云图》全卷以右边为主,所绘层峦叠嶂,千岩竞秀,苍松翠柏,挺拔俏丽,清泉飞瀑,气韵生动。该作继承王诜、钱选等宋元以来工笔青绿山水名家的绘画传统,笔致工整,设色清妍,意境雅逸,实为明代早期极其成功的青绿山水画作品。
多为填色法用嵌色法和和全面,既也有纯以没水技法相对,共有三种:要的笔墨形斧劈皴其加。这两种斧也有交叉使可以看到他少用或不用图 4 《白云红树图》(局部) 明 蓝瑛绢本设色 190cm×48.2cm蓝瑛创作的这类纯以没骨重彩绘制的山水画法,不同于大青绿山水和小青绿山水,而是以水墨皴染兼以辅色。此图堪称是蓝瑛这类作品中的精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戴进作品时序考[J].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3(04)
[2]明代画院之制及戴进事迹考略[J]. 刘道广. 美术研究. 1989(04)
[3]戴进[J]. 俞守仁. 新美术. 1982(01)
[4]戴进与浙派[J]. 穆益勤.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1(04)
本文编号:3057294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春酣图》明戴进绢本设色291.3cm×171.5cm此作是戴进中期杰出的浅绛山水作品之
峻岭伟岸挺拔,松枒虬枝婀娜多姿,山间雾霭时隐时现,呈现出一副世外桃源的奇丽景致。(2)青绿为主的设色山水。此类作品在戴进现存画迹中极其少见。现藏德国柏林东亚美术馆的《灵谷春云图》lii卷(图 2)可能是戴进存世作品中唯一可见的青绿山水画作。这说明戴进掌握的创作方法不止于水墨、浅绛,远比我们所认为的更为多样。《灵谷春云图》全卷以右边为主,所绘层峦叠嶂,千岩竞秀,苍松翠柏,挺拔俏丽,清泉飞瀑,气韵生动。该作继承王诜、钱选等宋元以来工笔青绿山水名家的绘画传统,笔致工整,设色清妍,意境雅逸,实为明代早期极其成功的青绿山水画作品。
多为填色法用嵌色法和和全面,既也有纯以没水技法相对,共有三种:要的笔墨形斧劈皴其加。这两种斧也有交叉使可以看到他少用或不用图 4 《白云红树图》(局部) 明 蓝瑛绢本设色 190cm×48.2cm蓝瑛创作的这类纯以没骨重彩绘制的山水画法,不同于大青绿山水和小青绿山水,而是以水墨皴染兼以辅色。此图堪称是蓝瑛这类作品中的精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戴进作品时序考[J].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3(04)
[2]明代画院之制及戴进事迹考略[J]. 刘道广. 美术研究. 1989(04)
[3]戴进[J]. 俞守仁. 新美术. 1982(01)
[4]戴进与浙派[J]. 穆益勤.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1(04)
本文编号:3057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5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