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水彩画的多元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10 20:54
自从明清时期以来,西方的水彩画便传入了我国,但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水彩这门艺术逐渐被艺术家们所认识,水彩绘画透明、清澈、润泽、流畅的独特魅力也吸引了众多的绘画人群,在这百年中蓬勃茁壮的发展着。改革开放以来,水彩艺术的面貌也在不断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水彩艺术家把水彩画发展成语言丰富、风格多样的画种,从传统的“小品”、“轻音乐”时代开始向“交响乐”时代迈进。中国的水彩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本文便尝试性的介绍了中国水彩画的多元化发展。首先,本文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水彩的历史以及中国水彩的历史,通过简单地介绍其由来和在中国的发展到崛起,承接下文。接下来又分几方面,分析了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形成的原因和诸多因素,介绍了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背景和形成,认为中国的水彩画在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的手法下,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内涵,形成具有南北地方差异的不同的水彩画流派,并且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征。本文从艺术家个体差异、文化背景、民族审美特征,官方画展及市场需求的影响,以及其他画种对水彩画创作的影响等诸多角度来分析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进而又从水彩画...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 文献梳理
(一) 水彩画传入中国前
(二) 水彩画传入中国后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水彩画的形成
一、 中国水彩画的形成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二、 中国水彩画的形成受民族文化的影响
三、 中国水彩画受地域特征造成南北方水彩发展差异的影响
四、 中国水彩画的形成受时代性的影响
注释
第三章 中国水彩画现状的多元化
一、 形成中国水彩画多元化的必然性
(一) 艺术家个体差异性决定水彩画发展的多元化
(二) 审美、哲学基础、文化底蕴导致中国水彩画多元化
(三) 官方画展、市场需求影响中国水彩画多元化
(四) 其他画种对水彩的影响
二、 中国水彩画多元化的表现
(一) 题材的多元化
(二) 风格形式的多元化
(三) 材料的多元化
注释
第四章 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一、 立足本民族的审美取向
二、 关注社会生活、展现时代背景
三、 拓展多种材料的应用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水彩绘画题材语言的地域性特点[J]. 赵云龙,高飞. 艺术研究. 2009(04)
[2]传统的意义[J]. 顾森. 美术. 2007(08)
[3]传统资源与文化身份[J]. 薛永年. 美术. 2007(07)
[4]中国水彩画现况、回顾和展望[J]. 黄铁山. 美术大观. 2007(01)
[5]水彩画艺术语言探索[J]. 刘剑利. 装饰. 2006(07)
[6]现代水彩画的困惑与思考[J]. 黄保源. 艺术百家. 2005(03)
[7]对西方水彩画的中国民族化探索[J]. 孟宪德. 艺术研究. 2005(01)
[8]当代水彩艺术的特质[J]. 李义淳.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07)
[9]中国水彩画的现状与潜力[J]. 黄少青. 福建艺术. 2003(01)
[10]水彩画艺术语言与当代中国水彩画发展[J]. 南国栋. 集宁师专学报. 2002(02)
本文编号:3075267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 文献梳理
(一) 水彩画传入中国前
(二) 水彩画传入中国后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水彩画的形成
一、 中国水彩画的形成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二、 中国水彩画的形成受民族文化的影响
三、 中国水彩画受地域特征造成南北方水彩发展差异的影响
四、 中国水彩画的形成受时代性的影响
注释
第三章 中国水彩画现状的多元化
一、 形成中国水彩画多元化的必然性
(一) 艺术家个体差异性决定水彩画发展的多元化
(二) 审美、哲学基础、文化底蕴导致中国水彩画多元化
(三) 官方画展、市场需求影响中国水彩画多元化
(四) 其他画种对水彩的影响
二、 中国水彩画多元化的表现
(一) 题材的多元化
(二) 风格形式的多元化
(三) 材料的多元化
注释
第四章 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一、 立足本民族的审美取向
二、 关注社会生活、展现时代背景
三、 拓展多种材料的应用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水彩绘画题材语言的地域性特点[J]. 赵云龙,高飞. 艺术研究. 2009(04)
[2]传统的意义[J]. 顾森. 美术. 2007(08)
[3]传统资源与文化身份[J]. 薛永年. 美术. 2007(07)
[4]中国水彩画现况、回顾和展望[J]. 黄铁山. 美术大观. 2007(01)
[5]水彩画艺术语言探索[J]. 刘剑利. 装饰. 2006(07)
[6]现代水彩画的困惑与思考[J]. 黄保源. 艺术百家. 2005(03)
[7]对西方水彩画的中国民族化探索[J]. 孟宪德. 艺术研究. 2005(01)
[8]当代水彩艺术的特质[J]. 李义淳.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07)
[9]中国水彩画的现状与潜力[J]. 黄少青. 福建艺术. 2003(01)
[10]水彩画艺术语言与当代中国水彩画发展[J]. 南国栋. 集宁师专学报. 2002(02)
本文编号:3075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7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