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写实 真实 ——关于绘画真理观的讨论
发布时间:2021-03-12 11:21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一度成为中国写实绘画的主流。它来源于欧洲19世纪的写实主义运动,但其发展却与写实主义(realism)求真求实的理念背道而驰。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现实主义绘画,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参与公共价值体系建构的工具。因而,近代以来,中国写实绘画忙于题材的转换,无暇顾及方法论上的深究。这种状况不仅导致对“realism”的狭隘理解和片面解读,而且从更深的层面上说,或许也意味着图像时代的今天写实绘画自身价值的迷失。本文的意图就是要重返19世纪现代绘画开端时的写实主义,检讨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在方法论上的缺失,进而探寻绘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新的可能。同时,方法论的探究最终可以归结为绘画真理观的问题。而对绘画真理观的澄明将有利于画家走出“图像时代绘画何为?”的困境。本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回顾写实主义在中国的蜕变,并对中国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出反思。第二部分追溯19世纪的写实主义,以期重新发现和理解写实主义的源初内涵。第三部分讨论从写实到具象表现的内在延续性,探索图像时代绘画持存之可能性。本文认为,现代绘画开端时的写实主义(realism)除了强调“现实性”,即忠实反映现实并与传...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清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
机缘有二:其一,辛亥革命之后,科学精神与变革旨在改良中国传统文化。为写实主义在中国绘画的衰落被认为是文人画的逸气和写意所致。科学精神的西画对沉湎于“风花雪月”和“笔墨。着救亡之路。“科学救国”、“实业救国”、“艺术救方。美术界作出的反应是:引进西画以改良中国变革的主要对象,加之时人以为其自身的演变日:如仍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1关心民西方寻求复兴中国艺术的真理。西方写实主义绘选。陈独秀倡导:“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改良中国传统绘画的使命。“西学东渐”的大潮,就在 20 世纪初的中国,启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被认为是缺乏对现实生近于人们在现实中所习惯看到的。而且,与文人植而来的西方
徐悲鸿《徯我后》1930-1933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塞尚式的困惑[J]. 陈岸瑛. 装饰. 2005(09)
[2]现实主义绘画与前卫派——致友人书[J]. 司徒立. 美术研究. 1997(03)
[3]《蒋家王朝的复灭》一画的创作体会[J]. 陈逸飞,魏景山. 美术. 1977(05)
本文编号:3078217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清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
机缘有二:其一,辛亥革命之后,科学精神与变革旨在改良中国传统文化。为写实主义在中国绘画的衰落被认为是文人画的逸气和写意所致。科学精神的西画对沉湎于“风花雪月”和“笔墨。着救亡之路。“科学救国”、“实业救国”、“艺术救方。美术界作出的反应是:引进西画以改良中国变革的主要对象,加之时人以为其自身的演变日:如仍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1关心民西方寻求复兴中国艺术的真理。西方写实主义绘选。陈独秀倡导:“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改良中国传统绘画的使命。“西学东渐”的大潮,就在 20 世纪初的中国,启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被认为是缺乏对现实生近于人们在现实中所习惯看到的。而且,与文人植而来的西方
徐悲鸿《徯我后》1930-1933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塞尚式的困惑[J]. 陈岸瑛. 装饰. 2005(09)
[2]现实主义绘画与前卫派——致友人书[J]. 司徒立. 美术研究. 1997(03)
[3]《蒋家王朝的复灭》一画的创作体会[J]. 陈逸飞,魏景山. 美术. 1977(05)
本文编号:3078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7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