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救世动漫神话研究
本文关键词:日本救世动漫神话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神话是罗兰·巴特构建的一套双层结构符号学系统理论,日本救世动漫是本文创建的一种以拯救世界为主题的全新日本动漫类型。由于近年广受国内学界和文化产业界关注的日本动漫尚且缺少统一规范的研究框架和专门有效的研究视角,本文尝试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日本救世动漫的神话系统,一方面试图通过救世动漫神话本身结构与功能的解析展示其提供意义与介入历史的特殊机制,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中观层面类型的规范重建和符号学方法的应用,为国内整体动漫研究框架的确立以及由现象描述转入深层结构探讨贡献力量。文章按照日本救世动漫神话的构建、神话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神话整体的结构与功能展开。首先根据符号的所指和能指,分别以类型化作品的客观存在对名称的召唤以及新名称对类型作品的表征能力构建了日本救世动漫,继而将其纳入神话系统建立起了日本救世动漫的神话结构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讨论按照神话结构分为形式、意义与概念三部分。形式部分借鉴普罗普结构形态分析法获得了作为形式的救世动漫核心叙事结构代码串IAZ↑KF*N(L→Z)*NSDAN U,继而将其用作毗邻轴还原了救世动漫意义的双轴系统,再由意义在神话中遭受的扭曲导向概念研究,通过系谱轴分析和二元对立错置现象的讨论,指出救世动漫神话的概念是以战争拯救世界、恶意拯救世界、强者拯救世界和日本拯救世界为主要内容的日本救世精神,最终解释了神话系统让救世动漫同时自然地提供故事本身和人工添加的精神双重信息的运作方式。针对整体神话的功能,文章转变面向,以意识形态一般的结构与功能关照作为意识形态的救世动漫神话,指出神话是通过与其读者的双重镜像关系达成自然化并介入历史的,详细演示了两种主体互认、陷入主奴关系漩涡以及发生拜物式拒认的现象。最后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存在于日本救世动漫及其产业链背后的资本家们是如何启动将受众欲望转化为自身利润的锁链并获得自我保障的盾牌的,进一步提出存在于传播意识形态机器中的日本救世动漫实际上乃是一种生产关系再生产的保障。
【关键词】:日本救世动漫 神话 叙事结构 意识形态 镜像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8.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1
- 绪论11-27
- 一、研究缘起11-13
- 二、文献综述13-23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23-27
- 第一章 日本救世动漫神话的符号构建27-39
- 第一节 日本救世动漫27-31
- 第二节 神话31-34
- 第三节 日本救世动漫神话34-36
- 第四节 本章小结36-39
- 第二章 日本救世动漫神话的形式研究39-79
- 第一节 救世动漫神话形式的属性39-45
- 一、复数形态的救世动漫神话形式39-41
- 二、形式的解析方式41-45
- 第二节 日本救世动漫案例分析45-68
- 一、《叛逆的鲁鲁修》叙事结构45-52
- 二、《新世纪福音战士》叙事结构52-57
- 三、《X战记》叙事结构57-61
- 四、《死亡笔记》叙事结构61-64
- 五、《罪恶王冠》叙事结构64-68
- 第三节 日本救世动漫叙事结构68-77
- 一、准备阶段69-71
- 二、行动阶段71-74
- 三、结局阶段74-77
- 第四节 本章小结77-79
- 第三章 日本救世动漫神话的意义研究79-90
- 第一节 日本救世动漫神话意义的双轴系统79-83
- 第二节 扭曲的小组合段意义83-86
- 第三节 扭曲的大组合段意义86-89
- 第四节 本章小结89-90
- 第四章 日本救世动漫神话的概念研究90-112
- 第一节 通向概念的系谱轴选择90-98
- 第二节 错置的二元对立关系98-105
- 一、错置的正义vs.邪恶98-101
- 二、错置的战斗(争)vs.和平101-102
- 三、错置的人类vs.神明102-104
- 四、错置的日本vs.世界104-105
- 第三节 概念进入意指作用105-110
- 第四节 本章小结110-112
- 第五章 日本救世动漫神话的结构与功能112-135
- 第一节 神话两种面向的转换112-115
- 第二节 日本救世动漫神话的物质存在115-122
- 一、救世动漫神话的四种物质形态115-119
- 二、传播机器与主体的交互实践119-122
- 第三节 神话的双重镜像结构与自然化功能122-133
- 一、镜像1:神话将主体召唤为读者122-127
- 二、镜像2:神话藉由读者成为神话127-133
- 第四节 本章小结133-135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135-143
- 第一节 研究结论135-140
- 第二节 研究反思140-143
- 参考文献143-147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147-148
- 致谢1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师洁;;探寻日本动漫背后的文化特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2 刘月蕊;;对日本动漫流行的深思[J];电影评介;2007年21期
3 李涛;;传播符号学视阈中的动漫传播理论建构[J];当代传播;2011年06期
4 孟红淼;徐小淑;;日本动漫中的“萌”文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李娟;李月敏;;日本动漫文化输出战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吴新兰;;日本动漫对中国观众的“去阶层化”影响[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曾品元;;论日本动漫外交的哲学贫困[J];日本研究;2011年04期
8 徐渭;;哈哈镜中的重重魅影——对部分日本动漫的一种文化考察[J];书屋;2006年02期
9 陈强;腾莺莺;;日本动漫在中国大陆传播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陈琦;;浅析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方略[J];新闻知识;2010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婧;中国动漫迷对日本动漫的接受与再创造[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2 胡倩;动漫与国家形象——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陈静薇;日本动漫与中国文化元素[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卉;论日本动漫文化和宅现象[D];浙江大学;2009年
5 高宁婧;论动漫里的无厘头现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邓文婧;日本动漫中“治愈系”现象的呈现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日本救世动漫神话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