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人物的三维表现及应用研究 ——以唐代飞天形象的研究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20 20:09
随着三维技术手段的提高,中国古代文物的展现形式被不断发掘并发展,二维视角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视觉的要求,三维表现手段应运而生。三维制作技术对中国古代文物的展现上有着几次的成功尝试,电视专题片《故宫》带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收视体验,并让观众了解到了故宫的历史及建筑艺术,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参展作品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让观者领略了古代汴河两岸风光,对这幅长卷加深了了解。三维技术对敦煌壁画的部分展现,可以让观者通过三维视角观察壁画特色。从研究意义上来说,目前这种对文物的三维展现还不普遍,但是这种表现方式能够加强观者对文物的了解以及兴趣,并从侧面增强了对文物的保护,从社会价值上来说具有广阔的前景。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将三维制作技术运用到平面壁画人物的表现上,是我论文的创新点。飞天是敦煌壁画艺术的代表,经过几个历史时期的演变,敦煌飞天形象趋近女性化,成为能歌善舞、风姿翩翩的仙女形象,尤其是唐代的飞天形象,更是将女性美貌、风度和神韵发挥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因此鼎盛期唐代飞天形象的女性特征,以及其雍容饱满的体态、飘逸的服装都是本文中三维制作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从两个大的方面对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展开研究。首先是...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动态版清明上河图
“观无量寿经变”是一幅保存相当完整,色彩艳丽、气势恢宏的经变图。整幅经变图构图简洁、明快,十分清晰的表现出佛国世界各位佛陀神灵的位置。在画幅下方的乐舞平台上,一尊飞天正在翩翩起舞(图2),与以往世人所熟识的飞天状态不一样,此飞天处于地面之上,并未飞行,但从其裸露上身、下着腰裙及长裙、身披披帛的装束及持乐器舞蹈的职能上,我们还是可以大概了解到,这应是一位伎乐飞天。再观其相貌,从她丰肤的体态可以了解到这是飞天鼎盛时期,也就是唐代所创作的飞天形象,这个时期的飞天形象,体态匀称且丰满,姿态尽
巍巍薰 薰 图2莫高窟nZ窟反弹琵琶伎乐飞天敦煌飞天舞《丝路花雨》(图3)以中国盛唐时期为背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描绘了敦煌老画工和女儿不畏强权追求自由的感人传说。其中舞蹈演员扮演出多姿多态的伎乐飞天,奏乐舞蹈,用高超的舞蹈技巧展现出飞天形象柔韧的身段和柔美的舞姿,主演的“反弹琵琶”正是借鉴了莫高窟第112窟中反弹琵琶伎乐飞天的舞姿(图4),让观者无不感叹,舞台剧将静态的画面转换成动态,仿佛壁画复活般神奇的景象。图3《丝路花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帔子·领巾·披帛——略论唐五代宋初女式披巾的称名[J]. 叶娇.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0(03)
本文编号:3091596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动态版清明上河图
“观无量寿经变”是一幅保存相当完整,色彩艳丽、气势恢宏的经变图。整幅经变图构图简洁、明快,十分清晰的表现出佛国世界各位佛陀神灵的位置。在画幅下方的乐舞平台上,一尊飞天正在翩翩起舞(图2),与以往世人所熟识的飞天状态不一样,此飞天处于地面之上,并未飞行,但从其裸露上身、下着腰裙及长裙、身披披帛的装束及持乐器舞蹈的职能上,我们还是可以大概了解到,这应是一位伎乐飞天。再观其相貌,从她丰肤的体态可以了解到这是飞天鼎盛时期,也就是唐代所创作的飞天形象,这个时期的飞天形象,体态匀称且丰满,姿态尽
巍巍薰 薰 图2莫高窟nZ窟反弹琵琶伎乐飞天敦煌飞天舞《丝路花雨》(图3)以中国盛唐时期为背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描绘了敦煌老画工和女儿不畏强权追求自由的感人传说。其中舞蹈演员扮演出多姿多态的伎乐飞天,奏乐舞蹈,用高超的舞蹈技巧展现出飞天形象柔韧的身段和柔美的舞姿,主演的“反弹琵琶”正是借鉴了莫高窟第112窟中反弹琵琶伎乐飞天的舞姿(图4),让观者无不感叹,舞台剧将静态的画面转换成动态,仿佛壁画复活般神奇的景象。图3《丝路花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帔子·领巾·披帛——略论唐五代宋初女式披巾的称名[J]. 叶娇.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0(03)
本文编号:3091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9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