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李公麟白描绘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21:33

  本文关键词:李公麟白描绘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最大特色,线一直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白描”则是线描中最能体现画家功底与笔力的一种表现形式。“白描”源于“白画”,它是纯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是中国绘画语言形式的一种高度提炼与升华,是中国五千年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观的具体体现。而作为白描的开创者李公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李公麟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尤其在文学和绘画方面造诣高超,兼具文人学士与画家的双重身份。他以其娴熟的笔法“扫去粉黛,淡毫轻墨”,开创了以纯粹的线为艺术形式的绘画语言,使白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画科,在美术史上闪烁着独特的价值光芒,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至画白描者莫不祖述李公麟。当今科技信息的迅速发展,使各国文化艺术上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也越来越频繁。西方文化艺术源源不断地输入,使中国传统绘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一方面西方文化的输入给中国画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中国画坛,使当代中国画坛百花齐放,呈现出多元化面貌。但另一方面,也有些中国艺术家过度崇拜西方的光影、色彩和体面等,却弱化甚至抛弃了中国画的用线传统,使中国画的创作也存在一定的隐忧。因为中国画之所以立足于世界之林,正是因为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迥异于西方绘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丢失了中国画的用线传统,失去了其独特性,则中国画也就不成其为中国画了。李公麟作为中国人物画转变的关键性人物,开创了白描人物画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人物画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李公麟的白描绘画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美术史学上的意义,同时具有指导当今中国绘画发展创新的现实意义,对于当今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十分重要,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他娴熟的技法上,也体现在他的创新精神上。李公麟作为人物画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历代的专家学者对他绘画的相关研究此起彼伏,研究界在各个历史时期均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本文从探索他的绘画作品入手,结合中国画线描艺术的发展和北宋的时代背景及文人画思潮,深入剖析了其白描绘画在北宋得以确立的因素和独创性及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旨在对李公麟的白描艺术形成一种系统化的认识,为现代的线描艺术提供借鉴,并唤起人们对中国画“线”的重视,使民族传统绘画得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本文主要分四章,第一章分两节,第一节介绍李公麟的生平;第二节介绍李公麟的主要绘画作品,通过本章的阐述,对李公麟及其作品有一个总体认识,并为下文的深入分析做铺垫。第二章分四节,深入剖析了各种因素对李公麟艺术的影响,其中重点剖析了时代精神对李公麟艺术的影响。第三章分两节,第一节首先对李公麟的绘画身份进行了确认,为第二节打基础;第二节结合北宋的文人画论,深入剖析了李公麟白描绘画中的独创之处——文人化元素,从而得出结论:正是由于李公麟的创新精神,使其绘画适应了北宋的文人画思潮,体现了北宋文人士大夫的群体审美观,才得以脱颖而出。第四章分两节,介绍了李公麟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对历代绘画的影响。最后的结论部分,阐述对李公麟白描绘画研究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李公麟 北宋 白描 文人画 文人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3
  • 1 李公麟的绘画作品13-21
  • 1.1 生平13
  • 1.2 绘画作品13-21
  • 2 李公麟的白描绘画得以在宋代确立的因素21-31
  • 2.1 家族的熏陶是启开李公麟艺术之门的敲门砖21
  • 2.2 前代经验的积累是李公麟白描绘画确立的基础21-24
  • 2.3 时代精神的影响是李公麟白描绘画确立的关键24-29
  • 2.3.1 社会背景24-25
  • 2.3.2 文人画思潮25-27
  • 2.3.3 人际交游27-28
  • 2.3.4 时代精神对李公麟道释人物画的影响28-29
  • 2.4 道家思想的传统是李公麟白描绘画确立的根源29-31
  • 3 李公麟白描绘画的独创性31-39
  • 3.1 李公麟绘画身份的特殊性31-32
  • 3.2 李公麟白描绘画中的文人化元素32-39
  • 3.2.1 诗书画结合的文人画论在李公麟作品中的体现33-35
  • 3.2.2 以画寓意抒情的文人画论在李公麟绘画中的体现35
  • 3.2.3 李公麟言行上的文人化倾向35-36
  • 3.2.4 李公麟绘画作品中的文人化元素36-39
  • 4 李公麟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9-42
  • 4.1 地位39-40
  • 4.2 影响40-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4
  • 后记44-4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峰;;工笔人物画的文人实践——以李公麟的作品为例[J];书画艺术;2010年05期

2 周芜;;试谈画家李公麟的生平及其创作(续)[J];安徽史学通讯;1958年03期

3 李安恒;;李公麟在舒城之遗迹考[J];安徽史学;1986年05期

4 刘秉果;李公麟的《明皇击鞠图》[J];体育文史;1988年01期

5 刘浦江;李公麟《古器图》有著录可考[J];史学月刊;1989年02期

6 陈瑞农,赵振华;郑择墓志与李公麟《拥马醉归图》[J];东南文化;1997年01期

7 Tsiangpo;;李公麟 摄“马”精魄 不死不休[J];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03期

8 袁秀中;;众里寻他千百度——偶得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遗石[J];宝藏;2013年02期

9 张继平;始知丹青笔 能夺造化功——论宋代画家李公麟及其艺术[J];安徽新戏;2000年06期

10 黄佳敏;;试论李公麟绘画艺术的文人化审美取向[J];美术大观;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籍忠亮;白描人物画大家李公麟[N];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

2 赵小道;宋马 雅丽外表下的疲软[N];中国商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艾丽;浅谈李公麟人物画中墨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洪善岩;古拙清新,,素雅质朴[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婧雯;北宋李公麟绘画艺术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潘巧;论文人绘画观对宋代人物画的影响[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郑强;骏马轻啼—宋元两代鞍马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6 张慧;李公麟白描绘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勇;论李公麟绘画艺术的文人化取向[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8 陆阳;李公麟画风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9 白玉洁;论李公麟线描人物画的创作[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郭辉;李公麟与北宋文人画产生之关系考评[D];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李公麟白描绘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9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0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