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石涛“一画”论画学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2:06

  本文关键词:石涛“一画”论画学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古老的五千年华夏文明孕育了独特的东方绘画艺术,国画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艺术长廊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石涛作为国画艺术的大师,他的一生是离奇多变的,充满了坎坷与磨难,但是这些并没有使他放弃对于绘画艺术的追求,反而丰富了他的艺术涵养。他那洒脱不羁的独特人文魅力深深地融入进他的绘画思想中,使他在绘画艺术方面的天赋造诣发挥到了极致,撰写完成了前无古人的画学理论巨著——《画语录》这部蕴藏着精深玄妙的绘画艺术理论的著作,打开了中国传统画论艺术表现的新局面,传达了绘画艺术的美学思想。《画语录》中所提出的画学理论“一画”论是一个崭新的艺术命题。“一画”论作为《画语录》中的核心理论论述,同时也是石涛自始至终贯彻《画语录》全书的艺术理论主张。论文首先讲述石涛的生平经历、绘画思想与他的艺术成就。石涛“一画”论的提出既有时代特征,又富有个人的独特风格,这一理论是石涛艺术生涯中重要的成就之一。其次讨论“一画”论艺术思想的渊源与内涵。这一理论是立足于中国传统道家老庄哲学的思想渊源上,“一画”的“一”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内蕴与哲学色彩的文字,追根溯源的探讨“一”的思想内涵,便于更好的理解“一画”论。作为具有哲理思想的“一画”论,阐述它的含义及其内涵与外延,能更好地有助于理解《画语录》全书。这一画学理论的提出,使中国传统画论的探讨模式更加多元化,跳出只讨论笔墨技法的局限,使更加表面的绘画艺术思辨上升到艺术美学的高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绘画艺术理论的奥妙。再次基于“一画”论而构成的画学体系,从艺术本体论、艺术主体论、艺术方法论以及艺术创作论的角度进行深刻解读“一画”的理论内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文艺理论透析,在全面精深地对“一画”的艺术理论进行剖析的同时,对《画语录》的美学内蕴便显而易见了。然“一画”论的提出有巨大的实践价值意义,它总结与指导了石涛的绘画实践创作,石涛在其“一画”的引导下,将艺术家的精神特质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标举独创自我的口号进行艺术创作,在“似与不似”之间求得绘画作品的最佳神采表现。其所产生的一些绘画批评也对后世的画家创作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为传统画学理论开辟创新道路的《画语录》,产生的巨大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现如今,“一画”论对后学者们及其创作更是有着深刻的启发。由石涛以后乃至近代的画学大家们,都是在“一画”论的倡导下,潜心学习其画学理论,认真揣摩其绘画艺术创作,以期在绘画领域有所突破与创造。在当代来说,石涛“一画”论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是深远而伟大的。这部珍贵的中国绘画艺术经验的总结之书,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徜徉于中国绘画史的河流中,它在中国画学理论上的成就是迈古超前的。
【关键词】:石涛 画语录 “一画”论 画学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论8-12
  • (一) 研究现状8-10
  • (二) 研究缘由10
  • (三) 研究价值和意义10-12
  • 一、石涛生平与思想及其艺术成就12-18
  • (一) 石涛生平12-15
  • (二) 石涛的绘画思想15-16
  • (三) 石涛的艺术成就16-18
  • 二、“一画”论绘画艺术思想的渊源与内涵18-26
  • (一) “一画”论的思想溯源18-20
  • (二) “一画”含义及其内涵与外延20-24
  • (三) “一画”论思想在《画语录》中的地位与作用24-26
  • 三、“一画”论的理论构成26-34
  • (一) “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艺术本体论26-28
  • (二) “画者从于心者也”:艺术主体论28-30
  • (三)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艺术方法论30-32
  • (四) “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创作论32-34
  • 四、“一画”论的画学理论对绘画创作实践的总结与指导34-38
  • (一) 基于绘画创作实践而形成“一画”论的画学理论体系构建34-35
  • (二) “一画”论指导下的石涛绘画创作实践35-36
  • (三) “一画”论指导下的绘画批评实践36-38
  • 五、“一画”论的影响及其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38-41
  • (一) “一画”论对后世画家及其绘画创作的影响38-39
  • (二) “一画”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意义39-40
  • (三) “一画”论对当代绘画理论的现实意义40-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5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6-57
  • 后记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涛;;石涛作品选[J];中国书画;2003年08期

2 朱良志;石涛晚年出佛入道问题研究[J];美术观察;2005年05期

3 朱良志;石涛艺术世界中的"楚风"[J];荣宝斋;2005年02期

4 雒三桂;;殷鉴不远 其在明皇 石涛临南宋《明皇出游图》评析[J];收藏家;2009年09期

5 成亚军;;石涛“一画”理论所蕴涵的“道”[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刘海燕;;诗为画中景 画是诗中情——品评石涛的诗与画[J];美术大观;2011年08期

7 李万才;;怎样评价石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7年02期

8 周志诚;石涛一生的思想递变[J];社会科学家;1991年01期

9 徐建融;石涛批判[J];东方艺术;1995年02期

10 邱孟瑜;知以行效──石涛“一画”义辩[J];美苑;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志诚;;石涛论艺术家[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2 周锡山;;论石涛画论的美学思想[A];东方丛刊(1998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三辑)[C];1998年

3 郝文杰;;石涛“一画”真义及其美学内涵研究[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4 张法;;清四僧的绘画形式与文化意义[A];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竟芬;石涛研究的集大成之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2 张长虹;石涛画作中的陷阱[N];东方早报;2011年

3 皇甫琳琳;“另类”石涛[N];美术报;2012年

4 朱良志;感悟智者[N];美术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云亦云;皇族·奇僧·一代画圣[N];南宁日报;2008年

6 王乃栋;故宫藏石涛《高呼与可图卷》的鉴定问题[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王乃栋;再谈故宫藏石涛《高呼与可图卷》的鉴定问题[N];中国文物报;2006年

8 望南;石涛《松榭过雨图轴》欣赏[N];黄山日报;2006年

9 尚绚;上海拍卖行:石涛墨宝将登场[N];中国商报;2003年

10 名家沙龙 石岩;石涛《峰峦幽居图》鉴定记[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怀若;石涛书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3 雷涛;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士人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贺志朴;石涛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5 何丽;“黄山画”派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兴军;石涛“一画”论美学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艾小铮;石涛“一画”论对中国现当代山水画的启示[D];湖北美术学院;2014年

3 杨蕊铭;石涛“一画”论画学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肖克;石涛书画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玉龙;石涛山水写生理念初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斌;石涛“北游”与画风之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回志宏;论石涛的绘画人生[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8 曲刚;石涛“不立一法”、“不舍一法”与禅宗“中道”思想[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9 耿言妮;石涛书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李红;石涛山水画写生观探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石涛“一画”论画学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9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7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