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系之舟—胡善余的生平与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0 07:09
在整个中国美术现代化的过程中,胡善余教授是不可获缺的一个人物,他需要被放进历史与社会的情景中进行考察。通过对其相关资料的整理,不难发现,胡善余教授仍然是美术史叙述上相当薄弱的环节。因此,本文主要以我校校友胡善余教授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考察与研究来呈现其艺术面貌、特点、价值与影响。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从赴欧留学到中西调和“的胡善余的艺术道路。第二部分,通过”风景画——生气盎然的外光创作“和”静物画和肖像画——作为修行的室内创作“来阐述胡善余的艺术创作.第三部分,通过“物我交融的油画语言特点”、“天真烂漫的色彩”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民族转化”三点来阐述胡善余随心所欲不逾矩艺术语言与艺术风格。最后,第四部分,通过“胡善余的艺术内核”和“时代之病与当下艺术创作的彷徨之境“来解释胡善余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胡善余肖像
首先要想在外边跑了半天,也有时候看到一个忘了。大概这风景授有许多行万里路化来划分,胡善余是他大江南北所到的江南迤逦风光。街》(1963)《新十分出色的创作,相较于云游祖国四则显得更加安定。 2-3)黄绿与粉红稳;一些绒球状的情调。调的东西,我是不有整体感的,有独图 2-3 胡善余·《西湖之春》1974 年 46*55 厘米 布面油画图 2-2 胡善余·《新安江水电站》1965 年 81*60 厘米 布面油画
街》(1963)《新十分出色的创作,相较于云游祖国四则显得更加安定。 2-3)黄绿与粉红稳;一些绒球状的情调。调的东西,我是不有整体感的,有独这两个季节的景色子也丰富,但比较画,要会剪裁。就、加减。不能完全是不可能的,也是、物与物之间位置这些材料画出一张一个是企图把对象图 2-3 胡善余·《西湖之春》1974 年 46*55 厘米 布面油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善彩馀韵——胡善馀艺术大展”前言[J].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 2015(01)
[2]沉痛悼念胡善馀教授[J]. 新美术. 1994(01)
[3]缘而葆真 清而容物——评胡善余油画的风格特性[J]. 潘耀昌. 新美术. 1993(01)
[4]胡善余教授西北、西南之行[J]. 沉浮. 新美术. 1984(02)
[5]画余偶谈[J]. 胡善余. 新美术. 1982(01)
本文编号:3109109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胡善余肖像
首先要想在外边跑了半天,也有时候看到一个忘了。大概这风景授有许多行万里路化来划分,胡善余是他大江南北所到的江南迤逦风光。街》(1963)《新十分出色的创作,相较于云游祖国四则显得更加安定。 2-3)黄绿与粉红稳;一些绒球状的情调。调的东西,我是不有整体感的,有独图 2-3 胡善余·《西湖之春》1974 年 46*55 厘米 布面油画图 2-2 胡善余·《新安江水电站》1965 年 81*60 厘米 布面油画
街》(1963)《新十分出色的创作,相较于云游祖国四则显得更加安定。 2-3)黄绿与粉红稳;一些绒球状的情调。调的东西,我是不有整体感的,有独这两个季节的景色子也丰富,但比较画,要会剪裁。就、加减。不能完全是不可能的,也是、物与物之间位置这些材料画出一张一个是企图把对象图 2-3 胡善余·《西湖之春》1974 年 46*55 厘米 布面油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善彩馀韵——胡善馀艺术大展”前言[J].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 2015(01)
[2]沉痛悼念胡善馀教授[J]. 新美术. 1994(01)
[3]缘而葆真 清而容物——评胡善余油画的风格特性[J]. 潘耀昌. 新美术. 1993(01)
[4]胡善余教授西北、西南之行[J]. 沉浮. 新美术. 1984(02)
[5]画余偶谈[J]. 胡善余. 新美术. 1982(01)
本文编号:3109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09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