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晨水彩画的艺术语言
发布时间:2021-03-31 00:48
中国水彩从诞生发展到现在,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却能够在世界画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不得不感谢为此奋斗一生的诸多老前辈及水彩画家李剑晨先生。本文主要是从李剑晨先生的水彩画技法理论和绘画来论述李剑晨先生的水彩画艺术语言。19世纪末,中国社会正是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也是李剑晨先生出生的年代。在艺术上,以蔡元培为代表,提倡美育,对美术教育的重视,随后成立了许多新型的美术学校。李剑晨先生在河南第一师范认识了水彩画,在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受到了捷克画家齐提尔先生的影响,深深的爱上了水彩画,并为此奋斗了一生。李剑晨先生1937年留学国外,系统的研究了英国的水彩画,归国后在中大任教,同在中大任教的徐悲鸿对李剑晨先生影响很大。李剑晨先生水彩画艺术语言在继承传统西方水彩画的基础上,又融进了中国传统的意境和气韵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李剑晨先生所奉行的艺术道路是“融汇中外,贯通古今”的艺术道路。在五十年代出版的李剑晨《水彩画技法》一书中,书中详细的介绍了水彩画的干湿画法,染纸法、檫纸法、浆彩法各种技法运用,成功的解决了水彩画的水分、时间、色彩的三要素问题。各种技法讲解附加图片的说明,是直接学习水彩画的...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浮云掠影》图1一4《到工地去》
认真而又踏实地探索着,用艺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真诚,敢于开拓的创新胆略,致力于水彩画艺术的创作和实践。④图2一1《秋色》图2一2《红荷》三、李剑晨先生水彩画艺术语言形成的特点(一)融汇中西艺术语言的观点,兼容中西绘画的特点由于中西绘画的艺术观念和绘画风格的不同,中、西绘画在认识方式、艺术观念及文化背景的区别,导致中、西绘画在造型、构图和用色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并呈现出明显的互补性。但任何事物发展中都蕴含着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林风眠先生得出的结论:“其实西方艺术之所短,正是东方艺术之所长。东方艺术之所短,正是西方艺术之所长。长短相补,世界新艺术产生,就在目前,惟视吾人努力之方针耳。”国内外有多少名声鹊起的名家都是不墨守成规,像国外的克利姆特,国内的吴冠中、王维新等画家。他们用西方的画材融入到东方的情韵里,把西方的色彩揉合在东方精神内。创作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古今中西方画家的作品
色彩明快厚重。《东海风云》运用奔放的笔触,表现了海天动荡的气氛。娴熟地运用中国画用笔的各种技巧,增添了水彩画的神韵和意趣。图3一1《沙漠行》图3一2《秋色》⑤张佑民,中西水彩画比较水彩画研究.〔Mj.北京文化出版社
本文编号:3110454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浮云掠影》图1一4《到工地去》
认真而又踏实地探索着,用艺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真诚,敢于开拓的创新胆略,致力于水彩画艺术的创作和实践。④图2一1《秋色》图2一2《红荷》三、李剑晨先生水彩画艺术语言形成的特点(一)融汇中西艺术语言的观点,兼容中西绘画的特点由于中西绘画的艺术观念和绘画风格的不同,中、西绘画在认识方式、艺术观念及文化背景的区别,导致中、西绘画在造型、构图和用色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并呈现出明显的互补性。但任何事物发展中都蕴含着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林风眠先生得出的结论:“其实西方艺术之所短,正是东方艺术之所长。东方艺术之所短,正是西方艺术之所长。长短相补,世界新艺术产生,就在目前,惟视吾人努力之方针耳。”国内外有多少名声鹊起的名家都是不墨守成规,像国外的克利姆特,国内的吴冠中、王维新等画家。他们用西方的画材融入到东方的情韵里,把西方的色彩揉合在东方精神内。创作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古今中西方画家的作品
色彩明快厚重。《东海风云》运用奔放的笔触,表现了海天动荡的气氛。娴熟地运用中国画用笔的各种技巧,增添了水彩画的神韵和意趣。图3一1《沙漠行》图3一2《秋色》⑤张佑民,中西水彩画比较水彩画研究.〔Mj.北京文化出版社
本文编号:3110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1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