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辽宋金元时期文姬归汉主题绘画服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06:19
  辽宋金元时期政权频繁更迭,国土离乱,大量的文人画家以汉末时期发生的真实历史故事文姬归汉为题材来创作绘画,以此来借古喻今。而目前服装史的研究中尤其在辽宋金元时期,就某一类专门的主题绘画进行服饰研究的比较少。因此通过对这类主题绘画的服饰研究会对这个时期辽金元与宋朝之间服饰的交融和互动有更进一步具体和深入的了解。本文以辽宋金元时期文姬归汉主题绘画及其服饰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及出土实物、墓室壁画、同时期的其他绘画中服饰的比对以及图像学、美术史、服饰文化等跨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就辽宋金元时期文姬归汉主题绘画中的服饰与现实服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两大角度,从绘画的创作背景、社会的文化倾向到对绘画中服饰符号的解读、再到通过服饰反映创作者内心世界这几个渐深的层次,分析了绘画中的服饰和现实服饰的关系。通过分析得知绘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服饰,其中包括横向的胡汉交流、丝路往来以及纵向的对于唐文化中原文化的继承;差异性则体现在创作者绘画风格的不同,以及将服饰作为绘画语言的工具来传达情感、反映社会更深刻的时代背景及民族心理。所以,通过此类主题绘画中服饰现象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美术史、绘画史以及服装史... 

【文章来源】: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文姬归汉绘画创作主题的概述
    2.1 文姬归汉主题绘画的由来及发展
    2.2 由精工细致转向描摹内心的创作背景
    2.3 文姬归汉主题绘画的表现形式及创作者经历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辽宋金元时期文化上的几点倾向
    3.1 胡族对于汉族的矛盾心情
        3.1.1 对唐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的认同
        3.1.2 对中原汉族的排斥及自身文化的保护
    3.2 宋人对于胡族上下不同的态度
        3.2.1 宋代上层及文人对于胡族的排斥
        3.2.2 宋代下层平民对于胡族服饰的借鉴
    3.3 小结
第四章 文姬归汉主题绘画中的服饰与现实服饰的一致性现象
    4.1 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现象
        4.1.1 发式
        4.1.2 宋代男子服饰
        4.1.3 胡族男子袍服
        4.1.4 胡族女子巾帽
        4.1.5 捍腰
    4.2 胡族受到中原服饰理念影响的服饰现象
        4.2.1 胡族男子巾帽
        4.2.2 暖耳帽
    4.3 中原汉族借鉴胡族的服饰现象
        4.3.1 貉袖
        4.3.2 蹀躞带
    4.4 小结
第五章 文姬归汉主题绘画中的服饰与现实服饰的差异性现象
    5.1 文姬归汉主题绘画中对于现实服饰的选择性表达
        5.1.1 进贤冠
        5.1.2 足衣
    5.2 文姬归汉主题绘画中对于服饰的创造性表现
        5.2.1 卓歇图以及陈居中立轴本中服饰的创造性表现
        5.2.2 李唐本与大都会本中服饰的创造性表现
        5.2.3 张瑀本与宫素然本中服饰的创造性表现
        5.2.4 元赵孟頫本中服饰的创造性表现
    5.3 小结
第六章 文姬归汉主题绘画中的“丝路”现象分析
    6.1 辽宋金元时期的丝路概况
    6.2 随丝路而来的宗教
    6.3 丝路在文姬主题绘画中纺织品上的表现
        6.3.1 十字纹
        6.3.2 如意纹和莲花纹
        6.3.3 联珠纹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姬归汉主题相关的绘画信息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史实与图像:陈居中与《文姬归汉图》[J]. 王照宇.  艺术工作. 2018(02)
[2]陈居中及其《文姬归汉图》探析[J]. 余思颖,王天祥.  美术大观. 2017(08)
[3]陈居中《文姬归汉图》隐喻探析[J]. 余思颖.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2)
[4]辽墓壁画人物服饰探析——以大同地区发掘墓葬为例[J]. 韩心济.  文物世界. 2017(01)
[5]从黄升墓服饰看宋代妇女生活[J]. 万晶迎.  中国民族博览. 2016(06)
[6]三幅《文姬归汉图》[J]. 慧绘.  文史杂志. 2016(01)
[7]文姬归汉图[J]. 奕明.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2015(11)
[8]胡服的发展及其对宋代服饰文化的影响撮要[J]. 张飚雪.  兰台世界. 2015(27)
[9]由辽墓壁画看辽代契丹人与汉人服饰的融合[J]. 潘晓暾.  东北史地. 2015(04)
[10]唐代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印佛教文化交流[J]. 王韵.  中华文化论坛. 2015(04)

博士论文
[1]宋辽金乐舞服饰艺术研究[D]. 程雅娟.苏州大学 2013
[2]中国古代卷轴人物画中的服饰表现[D]. 胡越.东华大学 2010
[3]《文姬归汉》图像新探[D]. 邵彦.中央美术学院 2004

硕士论文
[1]图式的形成[D]. 李孟彧.中央美术学院 2018
[2]辽夏金时期服饰纹样研究[D]. 刘嘉琪.吉林艺术学院 2017
[3]上京地区金代艺术中的纹样研究[D]. 潘巧雅.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4]辽代服饰研究[D]. 孙娟娟.东北师范大学 2016
[5]金代山西地区佛寺壁画中佛服饰的研究[D]. 梁锦.山西大学 2016
[6]元明清水陆画中人物服饰及织物纹样研究[D]. 孙培彦.浙江工业大学 2015
[7]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D]. 肖慧.山西师范大学 2012
[8]以图像为主要材料的蒙元服饰研究[D]. 车玲.东华大学 2012
[9]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 滕亚秋.辽宁师范大学 2010
[10]蔡琰与《胡笳十八拍》[D]. 马勤勤.浙江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27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27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