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以都市水墨人物画为线索探讨中国人物画色彩的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1-04-09 12:44
  中国古人对于色彩的认知水平和理论研究在当时历史上可以说是远超其他民族的,中国传统绘画中也有重视色彩表现的绘画类型和技法——工笔重彩和没骨画法,并且都有过辉煌灿烂的鼎盛时期,但最终仍让位于具有深厚哲学思想的黑白语言形式——笔墨。自宋代以后,中国传统水墨文人画逐渐形成了“墨分五色”、“运墨而五色具”、“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色彩观念,水墨画以一种排挤色彩的主观态度,使传统中国画中意象色彩的表现形式未能得到多方位充分展开,而且在元明清三代的不断演变下,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色彩体系。中国传统封建时代科学技术文明的逐渐落后,也直接导致了人们对色彩的认知不会出现重大突破的新发现或技术发明。五四运动之后,二十世纪西方现代绘画及科学色彩观的涌入极大程度冲击了中国传统绘画中被禁锢的美学思想原则,给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带来重大变革与突破难题,即在水墨表现中如何充分结合色彩。本文主要立足于中国历史文化背景和当下的都市生活,从都市水墨人物画家的作品出发,浅析中国人物画色彩向现代转型的主要发展路径,对中国人物画的色彩运用的现状及突破进行分析和展望。本文运用以下几种方法:1.作品研究分析法:对当代都市水墨人物...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以都市水墨人物画为线索探讨中国人物画色彩的发展路径


战国《人物龙凤图》Fig2-1WarringStatesPeriodHuman,DragonandPhoenixPainting色彩的运用在汉代时有大量可靠史料可以考证,两汉时期的墓室壁画中广泛

作品,精神意境,文人画家,苏轼


维为首的官方画家开始运用绘画来表达心中画境之高雅,抒发水墨的酣畅之感。张彦远在其画论《历代名画记》中明确诠释了“运墨而五色具”的内涵,“墨色”不仅包括“浓、淡、干、湿、焦”的外在表现,还包含了阴阳(黑、白)的思想意义。唐以前的绘画作品所普遍体现的物象色彩,到了宋代苏轼这里让位于心灵感受,画面中或墨竹,或赤竹,还是其他颜色的竹都无关紧要,“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品旨在体现主观意愿,抒发性情。宋代画家梁楷开启了写意人物画的先河,在石恪的水墨绘画基础上,发展出水墨“减笔”画法,(如图2-3)塑造人物草草数笔,又神韵十足。元代许多画家开始用生纸作画,这种新的水墨绘画载体利于元代文人画家迅速地将含蓄、清高的精神意境表现出来。“元四家”图2-2唐张萱《捣练图》(局部)Fig2-2TangDynastyZhangXuanPracticingpart图2-3宋梁楷《泼墨仙人图》Fig2-3SongDynastyLiangKaiSplash-inkfairyfigure

以都市水墨人物画为线索探讨中国人物画色彩的发展路径


唐张萱《捣练图》(局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梦魇:城市心象——李孝萱的水墨表现艺术[J]. 郎绍君.  中国艺术. 2014(03)
[2]浅谈中国画色彩情感的意象性表达[J]. 张璐.  美术教育研究. 2012(01)
[3]浅谈现代水墨人物画家对色彩的运用与突破[J]. 尹小宁.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6)
[4]公共水墨与私密笑语——刘庆和水墨人物画之当代意义[J]. 杨小彦.  名作欣赏. 2009(13)
[5]描述心灵——再读王彦萍的画[J]. 郎绍君.  荣宝斋. 2007(03)
[6]卓越之路“在场”的文心——刘庆和及其绘画艺术[J]. 范迪安.  荣宝斋. 2005(01)
[7]挖掘现世本源与肯定语言的过程[J]. 李孝萱.  美术研究. 1996(04)
[8]自言自语[J]. 李孝萱.  北方美术. 1994(02)

硕士论文
[1]林风眠和田黎明彩墨人物画绘画艺术比较[D]. 蒋明辉.云南艺术学院 2013
[2]都市水墨语言分析[D]. 周璐.中央美术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127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27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e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