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宋花鸟画色彩
发布时间:2021-04-09 19:18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渊源中,色彩的表现作用巨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都很重视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色彩绚丽的帛画、墓室壁画、卷轴画,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从它的萌芽、发展到正式形成都离不开色彩的运用。两宋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高峰时期,在黄筌徐熙两派的影响下,花鸟画的色彩呈现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不同的着色风格。黄筌画派善于表现宫廷生活意绪,多采用有富贵吉祥寓意的珍禽瑞鸟,奇花怪石为创作题材,绝大部分展现了设色明丽、工笔规整的视觉特点,追求自然生活中花卉色彩鲜艳亮丽的真实感觉,有色淡而不漂浮;色浓而不浑浊的特点。徐熙画派的画家则多追求自在的生活,崇尚野逸的自然美,在题材上追求平常平淡,趋于水墨的清纯以及弱化固有色的淡彩表达是基本的用色特征。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酷爱艺术,在位期间将画家的地位提高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在宫廷成立了画院,花鸟画创作异常繁盛。南宋时,花鸟画创作沿袭徐黄二体的风格继续向前发展,黄筌画派花鸟画设色愈加精工艳丽,生动细腻,徐熙画派主要是以有文人意识...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宋以前花鸟画的色彩审美特征
1.1 早期中国花鸟画在色彩上的审美特征
1.2 色彩的繁盛时代
第2章 两宋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审美特征
2.1 两宋工笔花鸟画的社会背景
2.2 五代两宋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审美特征
2.2.1 黄筌富贵画风
2.2.2 徐熙野逸画风
2.2.3 黄筌画风与徐熙画风的融合
第3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128174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宋以前花鸟画的色彩审美特征
1.1 早期中国花鸟画在色彩上的审美特征
1.2 色彩的繁盛时代
第2章 两宋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审美特征
2.1 两宋工笔花鸟画的社会背景
2.2 五代两宋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审美特征
2.2.1 黄筌富贵画风
2.2.2 徐熙野逸画风
2.2.3 黄筌画风与徐熙画风的融合
第3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128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2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