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空间 ——从《中华千秋颂》浮雕壁画空间构成谈起
发布时间:2021-04-10 22:51
艺术作品中的空间创造,始终是艺术创作中的关键一环。空间无限而且无形,空间又因“形”的存在而存在,因形的变化而变化。空间的表达就是艺术家的“观念”的传达,或者说是借“空间”在改变着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传达某种观念,它并非仅止于一种视觉上的传达,更包含有文化观念的含义。事实上,艺术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也是最具魅力的因素之一,就是对空间的表现。而浮雕壁画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浮雕体现出的空间层次感和深度感,与传统观念上的浮雕不同的是壁画浮雕形式不仅仅满足静态的审美需求,并且与周围的环境空间形态发生密切的关联,以此为中心把一定范围内四周空间物象组织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空间艺术,这是一种新的整体大空间观念,是对传统的浮雕壁画空间观念的拓展。这些浮雕壁画身上所焕发的不仅仅是作为浮雕壁画自身的美,还是一种人类为之折服的博大的空间气势,这是一种永存的艺术精神空间。可见,浮雕壁画的审美空间更加丰富,更有层次感。随着科学上对空间探索的不断系统化、精确化和深入化,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科学的某些原理和手法,以一种新的视野来开辟新的创作空间、启迪新的创作语境,来实现和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浮雕壁画的空间理念也随之发生...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华千秋颂一日月光华》(局部)
不同颜色的花岗石,其中包括四川省的晚霞红、奶油黄、黄沙石、灰石,山西省的马青石,山东省的雪花白汉白玉,河北省的陶红岗岩,安徽省的黑色花岗石等。(参见图4)硬质材质是一个时代的发展成果,显示出它图4《中华千秋颂一日月光华》(局部)彩石浮雕壁画 11760cmx500CIn1999一2000袁运甫杜大恺等独特的个性与特征。这些材质渗入到浮雕壁画中,构造了一个新时代空间的艺术形象,它们在空间构造中发挥巨大作用。在新时空的支配下为浮雕壁画的创造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创作中,尽量把运动的过程—其中包含有时间的体验用空间的形式进行转化表现。因此历史性过程在画面上可用多个空间位置的同时并置来实现。(参见图5)中华世纪坛壁画将从原始到先秦再到今日中国的独立强大,这些不同时空中的不同艺术形象组合在同一画面中,既保持了形式上的连贯性又
因此历史性过程在画面上可用多个空间位置的同时并置来实现。(参见图5)中华世纪坛壁画将从原始到先秦再到今日中国的独立强大,这些不同时空中的不同艺术形象组合在同一画面中,既保持了形式上的连贯性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浮雕壁画在环境中的位置[J]. 江亮. 艺术教育. 2007(10)
[2]现代壁画设计中的“空间”形式语言[J]. 钱志扬. 美术大观. 2006(07)
[3]壁画空间研究[J]. 钱志扬. 装饰. 2005(03)
[4]环境空间中的浮雕壁画[J]. 苏自兵. 装饰. 2004(12)
[5]论现代壁画艺术的审美特征[J]. 刘曙光. 装饰. 2004(10)
[6]浅析建筑材料发展动态[J]. 尚建宁. 山西建筑. 2003(07)
[7]城市公共艺术色彩[J]. 张连生. 东方艺术. 2002(06)
[8]新时期壁画创作的回顾与思考[J]. 于美成. 北方论丛. 2000(04)
[9]壁画空间论[J]. 王其钧. 美术研究. 1991(01)
硕士论文
[1]当代浮雕壁画的艺术语言研究[D]. 李良.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30477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华千秋颂一日月光华》(局部)
不同颜色的花岗石,其中包括四川省的晚霞红、奶油黄、黄沙石、灰石,山西省的马青石,山东省的雪花白汉白玉,河北省的陶红岗岩,安徽省的黑色花岗石等。(参见图4)硬质材质是一个时代的发展成果,显示出它图4《中华千秋颂一日月光华》(局部)彩石浮雕壁画 11760cmx500CIn1999一2000袁运甫杜大恺等独特的个性与特征。这些材质渗入到浮雕壁画中,构造了一个新时代空间的艺术形象,它们在空间构造中发挥巨大作用。在新时空的支配下为浮雕壁画的创造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创作中,尽量把运动的过程—其中包含有时间的体验用空间的形式进行转化表现。因此历史性过程在画面上可用多个空间位置的同时并置来实现。(参见图5)中华世纪坛壁画将从原始到先秦再到今日中国的独立强大,这些不同时空中的不同艺术形象组合在同一画面中,既保持了形式上的连贯性又
因此历史性过程在画面上可用多个空间位置的同时并置来实现。(参见图5)中华世纪坛壁画将从原始到先秦再到今日中国的独立强大,这些不同时空中的不同艺术形象组合在同一画面中,既保持了形式上的连贯性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浮雕壁画在环境中的位置[J]. 江亮. 艺术教育. 2007(10)
[2]现代壁画设计中的“空间”形式语言[J]. 钱志扬. 美术大观. 2006(07)
[3]壁画空间研究[J]. 钱志扬. 装饰. 2005(03)
[4]环境空间中的浮雕壁画[J]. 苏自兵. 装饰. 2004(12)
[5]论现代壁画艺术的审美特征[J]. 刘曙光. 装饰. 2004(10)
[6]浅析建筑材料发展动态[J]. 尚建宁. 山西建筑. 2003(07)
[7]城市公共艺术色彩[J]. 张连生. 东方艺术. 2002(06)
[8]新时期壁画创作的回顾与思考[J]. 于美成. 北方论丛. 2000(04)
[9]壁画空间论[J]. 王其钧. 美术研究. 1991(01)
硕士论文
[1]当代浮雕壁画的艺术语言研究[D]. 李良.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30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304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