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谈苏高礼先生的太行山写生作品

发布时间:2017-04-19 22:20

  本文关键词:浅谈苏高礼先生的太行山写生作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苏高礼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起来的一代油画家,他的太行写生作品不同于兰对画坛上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流的绘画,而是以家乡的现实生活为蓝本,以实地考察写生的方式,在写生中进行艺术创作,客观的记录了他所处的时代。钟涵教授在评论苏高礼的作品时说:“他的作品是从中国的民族、乡土、历史和自己的内心、生活的根里产生出来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也一再强调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应该“接地气”,要走入生活,向生活学习。那么为什么苏高礼能够在他所处的时代画出这么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在新的时代我们该怎么看待苏高礼的太行油画写生?他是怎么深入生活的?他在“洋油画”向“土油画”的转型上遇到过什么问题?又做了哪些艺术探索?同时他的这种“基地式”的艺术创作方式对当下中国油画发展有哪些启示?这是我要进一步探讨的。论文试图通过对苏高礼太行油画写生创作背景的梳理和他太行山油画写生作品的分析,力图给我自己和以后的艺术创作者们在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的认识带来一定的启发。本文的研究范围立足于苏高礼的太行山油画写生作品,分别从创作背景,创作方去和作品分析三个方面着手,最后总结苏高礼的太行油画写生对中国当下油画发展的影响和时代意义。苏高礼在前苏联的学习,以及对中国民族绘画的研习,这对他的太行写生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在梅尔尼克夫壁画工作室的学习,使他形成了追求完美构图的意识,他把制作大型壁画的能力运用在了油画写生之中,注重画面结构的完整性,构图上以小见大,并运用了大量的线条造型,对中国文脉传承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他所提出的“基地式”创作,主题思想明确而又深刻,这种创作方法有利于对生活做更深入的挖掘,在他的作品中准确的表现了那个时代太行山人民生活的艰苦和坚韧。苏高礼取得的艺术成就告诉我们,画画应该像做人一样真诚朴素,我们的创作应该立足本土,文化上要追根溯源,创作者们对自己要有个清醒的认识,要脚踏实地真真切切的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创造艺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苏高礼的太行山油画写生背景10-14
  • 第—节 动荡变迁中的岁月10
  • 第二节 南阳胜村的童年10-11
  • 第三节 前苏联的学习11-13
  • 第四节 中国民族绘画的研习13-14
  • 第二章 苏高礼的太行山油画写生的创作主张与创作方法14-20
  • 第一节 真诚14-16
  • 第二节 艺术“本土化”16-17
  • 第三节 深入太行,感受生活17-19
  • 第四节 写生中进行艺术创作19-20
  • 第三章 苏高礼的太行山油画写生作品的形式与内容20-27
  • 第—节 雄健一格的构图特点20-21
  • 第二节 “线造型”的文脉探索21-23
  • 第三节 “本分”的色彩23-24
  • 第四节 农民形象与农村场景24-26
  • 第五节 人文景观26-27
  • 第四章 苏高礼的太行油画写生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与时代意义27-32
  • 第一节 开拓者27-28
  • 第二节 时代的担当28-29
  • 第三节 “艺术基地式创作”29-30
  • 第四节 苏高礼的太行油画写生对当下油画发展的启示30-32
  • 致谢32-33
  • 参考文献33
  • 附录33-36
  • 学术成果统计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殷双喜;;太行之子——苏高礼的油画艺术[J];美术;2007年08期

2 杜键;欣赏苏高礼的写生作品[J];美术;2000年09期

3 杨飞云;;写生之路[J];中国油画;2013年04期

4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杰;浅谈苏高礼先生的太行山写生作品[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浅谈苏高礼先生的太行山写生作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7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9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