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当代白描花鸟画用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1 15:17

  本文关键词:当代白描花鸟画用线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画的白描历史悠久,它是中国画的造型基础,在历史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白描作品和白描画家。当代经济高速发展,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画家们的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白描越来越受到画家的重视,各种展览中运用白描进行创作的作品也越来越多,然而当代的白描花鸟画作品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促使我对当代白描花鸟画的作品进行思考。本研究从“以书入画”和“天人合一”两方面入手,并结合相关作品,对当代白描花鸟画作品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当代对中国画白描和花鸟画线描研究的整体情况和研究现状,是本文主题内容展开研究的基础。其次对中国古代优秀的白描作品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当代白描作品的现状进行论述,当今的白描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第二章首先对“以书入画”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以书入画”思想的历史意义。其次就当代白描花鸟画作品“以书入画”存在缺失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三章首先对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研究,了解其基本含义。其次对历代优秀的花鸟画作品进行分析,探索其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内涵。最后就当代的白描花鸟画作品中“天人合一”的表现进行分析,指出当代白描花鸟画作品“天人合一”缺乏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当代白描花鸟画用线问题的研究,使当代的画家在进行白描花鸟画创作时,能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再创新。同时在平时勤习书法,多看书,增加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多关注生活,体悟自然。另外中国的艺术教育在吸收西方教育理念的同时还应当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本研究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是本研究的创新点。通过对本选题所做的探讨,将对我今后的白描花鸟画探索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希望对中国白描花鸟画的发展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当代 白描 书卷气 天人合一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1 绪论8-19
  • 1.1 本选题研究缘由及意义8
  • 1.1.1 研究缘由8
  • 1.1.2 研究意义8
  • 1.2 概念界定8-9
  • 1.3 文献综述9-12
  • 1.3.1 关于中国画白描的研究9-11
  • 1.3.2 关于花鸟画线描的研究11-12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2
  • 1.5 古代白描作品用线分析12-15
  • 1.5.1 《朝元仙仗图》用线造型12-14
  • 1.5.2 《二羊图》的线描特征14
  • 1.5.3 《有凤来仪图》的线描特征14-15
  • 1.6 当代白描作品现状15-18
  • 1.6.1 白描在当代的发展15-16
  • 1.6.2 当代白描作品的问题16-18
  • 小结18-19
  • 2 当代白描花鸟画“以书入画”问题研究19-32
  • 2.1 “以书入画”研究19-25
  • 2.1.1 “书画同源”与“以书入画”19-21
  • 2.1.2 “以书入画”的传承21-24
  • 2.1.3 书卷气24-25
  • 2.2 当代白描花乌画“以书入画”的缺失25-30
  • 2.2.1 当代白描花鸟画作品“书卷气”的缺失25-27
  • 2.2.2 当代白描花鸟画作品“书写性”的弱化27-30
  • 小结30-32
  • 3 当代白描花鸟画“天人合一”问题研究32-43
  • 3.1 历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变迁32-34
  • 3.1.1 儒家32-33
  • 3.1.2 道家33
  • 3.1.3 禅宗33-34
  • 3.2 历代花乌画中“天人合一”的表现34-37
  • 3.2.1 芙蓉锦鸡图34-35
  • 3.2.2 五色鹦鹉图35-36
  • 3.2.3 六柿图36-37
  • 3.3 当代白描花鸟画中“天人合一”的表现37-42
  • 3.3.1 当代学者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论述37-39
  • 3.3.2 当代白描花鸟画作品“天人合一”的缺失39-40
  • 3.3.3 当代对“天人合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40-42
  • 小结42-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51
  • 致谢51-52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研究成果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凯;;关于“书画同源”之“源”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金长安;试论艺术形式语言和结构图式中白描的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3 吴荣鉴;敦煌壁画中的线描[J];敦煌研究;2004年01期

4 沈淑萍;;试论敦煌早期壁画的线描艺术[J];敦煌研究;2010年02期

5 郁火星;;《八十七神仙图卷》与《朝元仙仗图》图像分析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田燕;浅析中国画线描艺术的美学观[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1期

7 杨球旺;;论儒道“天人合一”思想之差异在中国画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8 王永梅;谈中国画花鸟画的构图[J];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04期

9 全心;线条艺术再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蒋傼薏;;浅谈工笔白描的线之美[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浙江画院专职画师、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秘书长 余宏达;[N];美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荣;解读任伯年[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2 肖瑶;中国画的线条演变[D];天津大学;2010年

3 王细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史宏蕾;禅宗与宋代禅画艺术的文化探索[D];山西大学;2006年

5 蒋乐志;再论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高飞燕;中国花鸟画时空呈现的特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吕瑜;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瑞金;赵孟,

本文编号:320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0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