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情境分析”与中国美术史撰述

发布时间:2021-06-05 08:48
  20世纪,中国美术史论研究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中国美术史研究受到西方史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影响,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中国美术史的撰述多以通史的面貌出现,这种著述方式能够满足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需求。美术通史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美术发展的整体线索,但在理论上受到黑格尔的历史进化论、历史决定论等观念影响。反映在美术通史教材中,美术现象与社会历史被认为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唐代美术是中国美术史的鼎盛时期,元明清美术则如同封建社会的衰落一样,美术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按照时代精神决定艺术面貌的理论,美术现象与社会背景之间的真实联系被抽象的规律取代,美术史明显处于附庸的地位。本文重点梳理了西方“情境分析”的艺术史研究方法。“情境分析”这一概念最早由波普尔作为“历史决定论”的替代理论提出,后经贡布里希的继承发展而成功运用到艺术史研究中。历史决定论(historicism)是指认为社会现象、历史事件具有必然性、规律性、因果制约性的哲学观点。历史决定论强调事物发展的预测性,肯定事物以及事物之间具有因果制约作用,肯定事物的发展受到必然性的限定。如黑格尔认为精神是一切现象发展...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中国美术史撰述情境的缺失
    第一节 中国美术史著述的发展演变
        一 中国古代美术史撰述
        二 近现代中国美术史撰述
    第二节 中国现代美术史撰述的特点
        一 用规律把握美术史
        二 艺术反映时代
第二章:“情境分析”理论梳理
    第一节 情境分析概念的出现
        一 波普尔的反历史决定论
        二 情境分析的内涵和性质
        三 波普尔情境分析法的评价和意义
    第二节 情境分析理论的发展
        一 贡布里希:艺术问题史
        二 巴克森德尔:“重演的三角模式”
        三 哈斯克尔:画家与赞助人
    第三节 情境分析对艺术史撰述的价值
第三章:“情境分析”方法与中国美术史撰述
    第一节 中国美术史撰述的现代史学背景
    第二节 中国美术史撰述中的“情境分析”
        一 情境分析在中国艺术史撰述中的出现
        二 海外学者运用“情境分析”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
        三 近年来中国美术史撰述新貌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美术通史的观念[J]. 曹意强.  新美术. 2007(05)
[2]贡布里希的艺术史思想[J]. 冯静洁,王拥军.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02)
[3]从西方几种艺术史研究方法看中国绘画史研究[J]. 白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4]历史认知与历史真实的严重错位——20世纪进化论史观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干扰与失误[J]. 林木.  美术观察. 2005(12)
[5]论中国现代形态美术史学之建立[J]. 乔志强.  美术观察. 2005(10)
[6]现代中国绘画史学体系的建构——评民国时期三部绘画史著作[J]. 郑敏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5(02)
[7]真伪·风格·画史——方闻与中国艺术史研究[J]. 莫家良.  文艺研究. 2004(04)
[8]中国美术史学辩论[J]. 朱青生.  美苑. 2002(03)
[9]滕固与近代美术史学[J]. 薛永年.  美术研究. 2002(01)
[10]波普尔的社会哲学[J]. 赖辉亮.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01)



本文编号:3211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11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