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6-07 09:00
再生材料公共艺术从本质上讲,是指从公共艺术的多样属性和地域环境保护的角度,实现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循环再生。“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的循环再利用方式不仅仅是一种符合生态循环经济的研究方向,更是从材料的角度为公共艺术的设计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再生材料公共艺术”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是在现代生态观念、各种环保运动、艺术实验等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它将改变材料学同艺术之间对话不足的现状,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对材料的循环再生、研发和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做出前瞻式的研究。本文研究的“再生材料”主要集中于公共艺术的材料领域,及其在公共艺术中的范畴和方法作出研究。再生材料不仅包括我们熟知的自然可再生材料,也包括人造可降解材料和生活、工业回收材料,更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列入其中,从而大大地丰富了公共艺术材料的使用范畴,充分体现出公共艺术的地域特色和多样性。另外,还将探讨和分析“再生材料公共艺术”在当今世界各地的发展状况,以及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机遇。与传统公共艺术材料相比,再生材料具有环保、可持续性强、经济适用性和独特审美性的特点。通过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国内外的经验,找出来自社会观念、经...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幻像之13se超时空的巫师医术》PabloAmaringo
在技艺上仍深深矍 矍 矍图图7(左)民间藤编(右 )PatriekDougherty的公共艺术作品品地影响着后人,成为许多现代艺术家喜爱的艺术形式。(图7)、现代原生态文化根据岛子先生的分析,生态艺术应包涵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三组相关的内容,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自然生态,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物质环境,可持续
在现代公共艺术中,对手工艺术的崇尚并非狭隘地指艺术品的完成要完全手工完成,不用任何机械的辅助,而是反对大机器化的复制和毫无人情味的敷衍品。今天,我们仍可以在很多城市发现它们的存在。(图11)图11(左)江苏吴江的侵权雕塑(右)北京西三旗范英海的雕塑《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线生态艺术:危机感的映射[J]. 黄鸣奋.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下)──在北京大学的演讲[J]. 卡尔·斯坦尼兹,黄国平. 中国园林. 2001(06)
[3]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 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 中国园林. 2001(06)
[4]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上)——在北京大学的演讲[J]. 卡尔·斯坦尼兹,黄国平. 中国园林. 2001(05)
本文编号:3216285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幻像之13se超时空的巫师医术》PabloAmaringo
在技艺上仍深深矍 矍 矍图图7(左)民间藤编(右 )PatriekDougherty的公共艺术作品品地影响着后人,成为许多现代艺术家喜爱的艺术形式。(图7)、现代原生态文化根据岛子先生的分析,生态艺术应包涵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三组相关的内容,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自然生态,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物质环境,可持续
在现代公共艺术中,对手工艺术的崇尚并非狭隘地指艺术品的完成要完全手工完成,不用任何机械的辅助,而是反对大机器化的复制和毫无人情味的敷衍品。今天,我们仍可以在很多城市发现它们的存在。(图11)图11(左)江苏吴江的侵权雕塑(右)北京西三旗范英海的雕塑《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线生态艺术:危机感的映射[J]. 黄鸣奋.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下)──在北京大学的演讲[J]. 卡尔·斯坦尼兹,黄国平. 中国园林. 2001(06)
[3]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 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 中国园林. 2001(06)
[4]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上)——在北京大学的演讲[J]. 卡尔·斯坦尼兹,黄国平. 中国园林. 2001(05)
本文编号:3216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16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