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对当代山水画色彩的启示与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10 01:05
张大千在现代绘画史上,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国画坛璀璨耀眼的大家之一,他在绘画题材上涉猎广泛且技法精深并以“曾经我眼即我有”的非凡才华集于大成,汲取了历朝历代各家各派的艺术营养,在其晚年又跳出传统的藩篱,进入了绚丽瑰异、如梦如幻的衰年变法时期,将笔、墨、色等艺术语汇完美的溶于一体,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泼墨、泼彩之新风。这无疑是对延续千年的水墨文人画传统观念的挑战,也是对古老的中国山水画色彩规范的一次激情释放。本文试以山水画色彩发展的历史为坐标,从张大千先生的泼墨泼彩画对现当代山水画色彩的启示为出发点,将相关片段放置于历史当中作出观照,对其在山水画色彩发展的贡献作以把握,客观的谈出作者对此问题的看法及反思。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艺术成因及风格特征。第二章通过对山水画色彩发展史的把握谈张大千泼墨泼彩技法的创新及贡献,并进一步陈述泼墨泼彩画对现当代山水画色彩所产生的现实意义。第三章则本着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原则,通过研究和解读泼墨泼彩技法基本元素和张大千本人艺术历程谈泼墨泼彩在山水画色彩发展中的不足和缺憾,对山水画中色彩发展的指向阐...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张大千泼墨泼彩画的风格成因、艺术特征、文化背景
2.1 泼墨泼彩画的风格成因
2.1.1 参定古法 得乎其中
2.1.2 行万里路 心师造化
2.1.3 以美为最 抒发心性
2.1.4 眼疾及现实生活的促使
2.2 泼墨泼彩的艺术特征
2.3 泼墨泼彩形成的文化背景
2.3.1 敦煌艺术的启示
2.3.2 创新精神及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启示
第三章 张大千泼墨泼彩画所产生的意义
3.1 简要回顾传统山水画色彩表现特点的发展历程
3.2 泼墨泼彩在山水画色彩技法发展中的作用及价值
3.2.1 突破了传统的用色观念
3.2.2 突破了水法在色法中的运用
3.2.3 以色为主,以墨为辅的表现方式突破了色墨关系
3.3 “五四”背景下泼墨泼彩技法对于山水画色彩重建的价值
3.3.1 徐悲鸿在中国画色彩方面所做的改良
3.3.2 林风眠在中国画色彩方面所做的改良
3.3.3 刘海粟在中国画色彩方面所做的改良
3.3.4 张大千在中国画色彩方面所做的改良
3.4 当代山水画“色彩的回归”的价值及意义
第四章 对张大千泼墨泼彩变法的反思
4.1 泼墨泼彩技法在发展中显露的不足
4.2 未能形成较完整的风格画派
4.3 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221698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张大千泼墨泼彩画的风格成因、艺术特征、文化背景
2.1 泼墨泼彩画的风格成因
2.1.1 参定古法 得乎其中
2.1.2 行万里路 心师造化
2.1.3 以美为最 抒发心性
2.1.4 眼疾及现实生活的促使
2.2 泼墨泼彩的艺术特征
2.3 泼墨泼彩形成的文化背景
2.3.1 敦煌艺术的启示
2.3.2 创新精神及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启示
第三章 张大千泼墨泼彩画所产生的意义
3.1 简要回顾传统山水画色彩表现特点的发展历程
3.2 泼墨泼彩在山水画色彩技法发展中的作用及价值
3.2.1 突破了传统的用色观念
3.2.2 突破了水法在色法中的运用
3.2.3 以色为主,以墨为辅的表现方式突破了色墨关系
3.3 “五四”背景下泼墨泼彩技法对于山水画色彩重建的价值
3.3.1 徐悲鸿在中国画色彩方面所做的改良
3.3.2 林风眠在中国画色彩方面所做的改良
3.3.3 刘海粟在中国画色彩方面所做的改良
3.3.4 张大千在中国画色彩方面所做的改良
3.4 当代山水画“色彩的回归”的价值及意义
第四章 对张大千泼墨泼彩变法的反思
4.1 泼墨泼彩技法在发展中显露的不足
4.2 未能形成较完整的风格画派
4.3 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221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2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