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沉潜与超越 ——浅谈花鸟画创作

发布时间:2021-06-11 18:13
  花鸟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已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时代面貌,这得益于花鸟画自身的有传统、有生命的文化根源,花鸟画是透过花鸟形象来传达出社会、时代的气息,情调和情趣。它应着重描写生命,不是浅层次的肖似,不是标本,而是在描写天地空间中无尽地延绵生发的生机生趣。要突出精神性,通过个性的画面传达出社会共性的情感。作品要有较深的文化内涵,要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生存环境等诸方面;要结合多种形式语言的综合性、创造性;要高扬社会属性,反映民族与时代。发展花鸟画要回答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何表现与时俱进、如何在中西文化关系中定位等问题,我们要求有民族特色的花鸟画艺术,必须强调我们放眼看世界。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格局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经济的腾飞、新的文化需求的高涨……在这种状态下,花鸟画家在艺术思考、艺术表现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与发展,继承传统,走向现代,使这一古老的画种在开放的氛围中绽放出新的异彩。画家们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去表现更为宽广的社会主题,表现出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花鸟画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表现时代、歌颂生命、关爱自然、呼唤和平,正显示着它特有的生命力。对花鸟画现状与发展的思考是众多画家和评论家最...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花鸟画创作的根基
    1.1 传统文化根源
        1.1.1 一以贯之
        1.1.2 技进乎道
        1.1.3 画理即禅理
    1.2 中西文化在认识上的异同
第二章 当代花鸟画创作的状况
    2.1 花鸟画发展的几种倾向
    2.2 当代花鸟画的几种状态
    2.3 当代花鸟画的民族性和现代化
第三章 当代花鸟画的创作方法
    3.1 以"古为今用"为基础----推陈出新
    3.2 以"洋为中用"为突破口----求同存异
    3.3 以写生为契机----求其神气
    3.4 以材料为催化剂----拓展语言
    3.5 以综合修养为超越领航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花鸟画的闲情逸致[J]. 许彦.  美术观察. 2001(07)
[2]关于中国花鸟画的断代问题[J]. 孙征.  美术研究. 2000(04)
[3]现代中国花鸟画发展趋向浅论[J]. 赵运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4]《中国花鸟画技法研究》出版[J]. 凤文学.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5]对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几点思考[J]. 刘泮峒.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6]创造花鸟画大境界[J]. 杨德衡.  美术观察. 1999(08)
[7]当代中国花鸟画发展趋向的构想[J]. 傅小英.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8(04)
[8]中国早期花鸟画发展简述及作品赏析[J]. 张劲.  中国美术教育. 1998(02)
[9]工笔花鸟画创新之路[J]. 金鸿钧.  美术观察. 1997(06)
[10]花鸟画的衍变[J]. 王石之.  美术向导. 1995(03)



本文编号:3225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25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9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