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中国画手卷的视觉美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5 11:00
  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中,手卷这一绘画形式源远流长,不论是特殊的构图,还是其独有的创作方式和展观方式,都使得手卷画占据了中国画的重要地位,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位居主流地位。手卷画的出现与古代文人画家的审美意趣,对艺术的追求以及文人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是古代文人雅士绘画创作和品评把玩的一种载体。手卷画不仅有其他形制的共性,而且还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它是一卷山水画手卷,更是由图像、书法、诗歌和文字共同构成的一个艺术整体。这种形式丰富了作者对自然物象描绘的表现方式和空间建构,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画家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审美意趣。手卷形式的绘画在展示时,画面内容的展开都是根据观者的兴趣来操控的,因此观阅手卷中加入了时间的元素,手卷的欣赏过程当中也伴随者时间的延伸。通过对传统手卷画特殊的的展示方式和创作时画面空间的处理研究,让观者与画者能够更好的进行心灵的交流。本文首先从中国画的画幅形制和展观方式入手,主要归纳出山水画手卷独特展观方式的特点和手卷画创作时处理空间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手卷画中画面的空间建构的重点探讨,结合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手卷画作品的构图、内容和空间建构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手...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画手卷的视觉美感研究


《洛神赋图》顾恺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物画中脱离出来,成为中国画的独立画科而存在。有了进一步发展,人物画除了对帝王歌功颂德等,还出现了描写宫廷贵的绘画作品。山水画在创作上出现了新的艺术氛围,分为青绿山水和水社会地位跟以前不同,仕途境遇也逐渐发生转变,文人对社会充满了热创作注重表达自我情感的山水画手卷作品,随后佛教禅学的出现为心灵给予了安慰。禅学的思想是不受限于时空,是从万物世事和束缚中挣脱不拘泥于世俗的事物,追求清净自然的生活乐趣。禅的思想与山水画的发了当时文人的所想所思,文人思想渐渐从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美也产生了改变,社会的变迁使得审美情趣和描绘对象由具体的人事转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佛学禅宗愈加流行,使得出现了一类描写百姓日常生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 2)。禅宗思想在面对自然的态度上与思

渔村


程中包含着时间的连续性。手卷山水画的构图是由很多各自独立但最终又能组成统一的整体画面组成,观赏者在欣赏时就可以边展开边卷收的看。将手卷的一卷拿于观者左手中,右手则去翻开作品的开头。这样逐步的展开对画作进行细细品读,对于那部分未展露的画作,对观者来说也是有吸引力的。当看完一部分,右手可以将刚刚看过的画作进行从右向左的卷收,左手在展开下一部分的内容,直至把左手的卷轴全部舒展开,就欣赏完了整幅画作,然后再从左往右将手卷卷收成原来的状态。这其中,观赏者又进行了二次观赏,还可以再次品读画作细节。正是手卷的这种形制,使观赏者在身体上、心里上与画面的未知景象有了分离感,近而使观者更容易产生一种好奇感,好似置身其中。北宋王诜的《渔村小雪图》(图 3),画面描绘的是一幅冬季雪景的作品。画作的开头是峻岭的一角,紧接着把观者的视点移动的江面上,在开阔的江面远处有依稀可见的山峦和飘渺的烟云,江面上还有一些以点景作用存在的劳作的渔民和渔船。随后在画作前边有一座山峰直立,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气、岚气与逸气——品读米友仁山水画作品《潇湘奇观图》[J]. 王保安.  美术大观. 2008(11)
[2]龚贤的心境与笔意[J]. 冯东.  西北美术. 1997(02)
[3]卷轴画史概说[J]. 薛永年.  新美术. 1993(03)



本文编号:3265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65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