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论传统山水画的书写情趣与现代山水画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12 13:24
  从“书画同源”这一古老的话题,便可看出书法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传统山水画从作为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出来到占据中国绘画的主要地位,这与文人士大夫是分不开的,文人士大夫在政治的挤压下,退隐山林,山水画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书法是文人士大夫身份的象征,也是他们抒发情感的一种载体。本文通过对传统山水画的溯本清源,从山水由青绿及水墨再到宋元的文人写意山水的发展历程,寻找文人山水画中以书入画的契合点。书法的笔法的引入,山水画的形式语言和技法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这仅仅是山水画本体在发展中的外在形式。山水画从萌芽就与儒道释思想有着难以剥离的融合,而文人士大夫要想实现他们至高超逸的精神境界,抛弃“形”的物质表面,抒写“象外之意”、才能满足其内心情感的表达,这时,书法抒情达意的用笔与“逸笔草草,聊以写心中臆气也”的创作状态所营造出的静柔、淡泊、萧疏、自然的山水画审美意境,便成了文人山水画的审美取向。文人山水画由此成为元明清中国画坛的主流,由于各种原因,文人山水画在清代开始走向衰落。随着西方现代艺术思想的渗入,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契机。对光色、构成形式的研究与吸收,对景写...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浅论传统山水画的书写情趣与现代山水画的发展


战国人物御龙,图

赵孟,笔法


赵孟顺说:“石如飞白木如摘,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就主张以飞白书的笔法画石,以书法的运笔拉丝画竹,以八法求之于绘画,遂开以书法笔法入画的法门。(图1一2)如此,在绘画的形态之外又增加了笔墨的情韵,成为文人画的一大特征。柯九思也说:“写竹,竿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可以说元代书画家的这种书画同一的观点,说明了他们注意到书法意味的存在,图1一2元·赵孟颊秀石疏林图

侍中,典范


王殉《伯远帖》所显示出的“晋韵”风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而王羲之《孔侍中帖》、王献之《鸭头丸帖》(图1一3)也足以成为“晋韵”的典范与代表。“晋韵”历南北朝,再经隋朝的南北合流至唐,4


本文编号:3279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79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d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