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当前工笔人物画作品设色的淡灰倾向

发布时间:2021-08-09 11:20
  当前工笔人物画家们积极适应时代审美变化之要求,在设色方面作出了相应的传承和革新。对当前工笔人物画设色中的“新”表现及呈现出来的效果进行梳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文章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工笔人物画设色倾向在当下的现象和成因作分析。第二部分是从三方面因素对设色倾向与画面关系进行梳理,一是从工笔人物画的内容进行思考,分别对作品的选题及画中人物造型进行整理;二是探究丰富的设色效果与绘画材料的关系;三是对设色产生的艺术效果、以及设色倾向对画坛的影响进行总结。第三部分是本文探讨、研究的重点,即对当前工笔人物画的设色风格进行归纳和梳理,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从而对设色风格有更细化的归类,并探究当前工笔人物画设色符合时代审美流向的新效果和新特征。第四部分就当前工笔人物画设色倾向对笔者创作实践的影响,谈一些个人的体会、思考和展望。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当前工笔人物画作品设色的淡灰倾向


《实习生》高飞

作品,工笔,人物画,曙光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当前工笔人物画设色倾向现象及成因探微6色进行表现,还有胡萧桐的《蕴》、鲍莺的《希望》(图2-6)等作品表现出淡的设色效果;获奖作品中更有11/17的作品呈现出灰设色的倾向,其中工笔画作品占了2/3,如陈治和武欣的《儿女情长》、宫丽的《来苏香》、李传真的《工棚·家》、林皖的《天窗》、周乐的《曙光》(图2-7)品用灰设色入画,还有侯媛媛和蔡亮的《我们当年还是娃娃兵》、邓先仙的《雾芒》则表现出淡设色的效果。在十三届全国美展中,有多于一半的工笔人物画入选作品呈现出淡、灰的设色倾向,较典型的有车敏的《江山·阅》(图2-8)、陈敏的《天山脚下的璞玉》、陈忠林和尚运辉的《早春·素境》、丁阳的《路在脚下》、丁奕翔的《新梦》、管海龙的《塞罕坝》、韩知松的《捕》、李汉淮的《我爱你中国》、李琪的《盛世花蕾》等作品运用灰设色表现出新颖的色彩效果,还有刘璐璐的《宽厚里托幼班的正午时光》运用淡设色描绘画面烘托主题;在进京和获奖作品中则有约图2-5《实习生》高飞图2-6《希望》鲍莺图2-7《曙光》周乐图2-8《江山·阅》车敏图2-9《非洲在路上》詹勇图2-10《梁思成与林徽因》黄荣波

梁思成,作品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当前工笔人物画设色倾向现象及成因探微6色进行表现,还有胡萧桐的《蕴》、鲍莺的《希望》(图2-6)等作品表现出淡的设色效果;获奖作品中更有11/17的作品呈现出灰设色的倾向,其中工笔画作品占了2/3,如陈治和武欣的《儿女情长》、宫丽的《来苏香》、李传真的《工棚·家》、林皖的《天窗》、周乐的《曙光》(图2-7)品用灰设色入画,还有侯媛媛和蔡亮的《我们当年还是娃娃兵》、邓先仙的《雾芒》则表现出淡设色的效果。在十三届全国美展中,有多于一半的工笔人物画入选作品呈现出淡、灰的设色倾向,较典型的有车敏的《江山·阅》(图2-8)、陈敏的《天山脚下的璞玉》、陈忠林和尚运辉的《早春·素境》、丁阳的《路在脚下》、丁奕翔的《新梦》、管海龙的《塞罕坝》、韩知松的《捕》、李汉淮的《我爱你中国》、李琪的《盛世花蕾》等作品运用灰设色表现出新颖的色彩效果,还有刘璐璐的《宽厚里托幼班的正午时光》运用淡设色描绘画面烘托主题;在进京和获奖作品中则有约图2-5《实习生》高飞图2-6《希望》鲍莺图2-7《曙光》周乐图2-8《江山·阅》车敏图2-9《非洲在路上》詹勇图2-10《梁思成与林徽因》黄荣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新工笔色彩语言形式解析[J]. 刘玉.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2]新工笔绘画中色彩的当代性[J]. 赵蓉蓉.  美与时代(中). 2016(08)
[3]新工笔:举重之若轻——关于“轻·重”新工笔邀请展[J]. 屈波.  美术观察. 2014(09)
[4]当代新工笔艺术语言及审美价值研究[J]. 顾玉红.  国画家. 2014(04)
[5]谈当代“新工笔”的表现语言[J]. 邓蕾.  大理学院学报. 2014(01)
[6]超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新工笔绘画的审美渊源[J]. 李安源.  美术观察. 2013(10)
[7]灰色的影调——“新工笔”收藏价值浅说[J]. 杭春晓.  东方艺术. 2006(21)

硕士论文
[1]新工笔意象色彩研究[D]. 刘霞.重庆师范大学 2019
[2]西方绘画对新工笔画的影响[D]. 黄喆.湖南师范大学 2019
[3]灰色与新工笔设色研究[D]. 张玮.安徽大学 2019
[4]当代新工笔画擦洗技法研究[D]. 贾瑞.山西师范大学 2018
[5]当代工笔画灰色调语境研究[D]. 梁婷.山东理工大学 2018
[6]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与女性情感意识的表达[D]. 舒梦歆.上海师范大学 2017
[7]对当代新工笔的解读[D]. 傅超.青岛大学 2017
[8]浅析当代工笔人物创作中的灰色调倾向[D]. 孙晓晨.曲阜师范大学 2015
[9]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女性题材之研究[D]. 安思宇.江南大学 2013
[10]工笔人物中的色彩语言分析兼论当代灰调[D]. 谢辉.湖北美术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331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31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c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