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元代肖像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22:35
  肖像画作为人物画的一个分支,其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不仅有与人物画同步之处,也有着其本身的演进轨迹,而且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其自身十分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独立的类型、样式、绘画技巧和绘画风格。元代作为中国历史中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其在肖像画绘画发展方面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元代少数名族入主中原,一边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一边又扶植和利用汉族文化,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在这一充满矛盾的特殊历史环境中,这个朝代的绘画艺术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一方面,北宋倡导的文人画占据着主流的位置,肖像画为文人所不屑,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和社会大众对肖像画的需求量很大,酬谢亦丰,故画者亦多,所以肖像画进一步与士人画分流,进而使得肖像画家也越来越专业,且在创作宗旨和表现手法上呈现鲜明的自身特色,最终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无论在元代肖像画创作的实践上,还是理论上,王绎都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王绎,“笃志好学,雅有才思,于小像特妙,非惟貌人之形似,亦且得人之神气”。他的肖像画多线描,少晕染。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积累撰写了我国存世最早的肖像画法理论著述《写像秘诀》,它是王绎绘画思想之大成的珍贵文本,这也是...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元代肖像画研究


《元世祖出猎图》刘贯道圣皇后御容,并尺

故宫博物院,作品,图表


图4一3《消夏图》刘贯道代画作中上乘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图表现出了一种闲散飘逸的情趣,形象刻画力求严谨,环境布置虽繁复但不压主体。(图4一3)《梦蝶图》卷,绢本,设色,纵长30厘米,横长65厘米,现藏于美国王己千先生怀云楼。刘贯道的《元世祖出猎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中描绘忽必烈大汗率各地来的武将们在郊外打猎场景,人物描绘追求真实,世祖形象与其它画幅儿乎一致,图的下方一位骑士明显呈出中亚人的体貌特征,猎豹也是蒙古人狩猎的得力助手。作品技艺精湛,形神兼具,足可以代表元代专业肖像画家们的水平。他是所知第一个在肖像画上署名的画家

归庄


山西师范人学学位论文规,鞍马画师承北宋李公麟。曾画《陶母剪发图》很有影响。传世作品有《归庄图》卷。(图4一4)《归庄图》,纸本,水墨画,纵为41厘米横为723.8厘米。藏于吉林省博物馆。此图取材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全画以山水为背景,人物在其间穿插,全景式构图,主题人物连续出现,逐段描绘陶渊明辞官归故里的主要情节,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采用相同手法。人物衣纹线描多用方折笔,山石树木等用枯笔焦墨绘制,间或以淡墨晕染,劲健秀润,苍率清逸。画风虽仍有南宋院体遗风,但同时也开元代逸笔的先路。此画无款印,又名《归去来兮图》,墨笔画陶渊明《归去来辞》的文意。根据卷后的题跋可以知道此图是画家九十岁时作品。卷尾有“太中大夫何秘监笔”款。图的后面有张仲寿书《归去来辞》全文。拖尾还有姚隧、赵孟倾等元明清三代名家的题跋,均为研究元代绘画及何澄生平的珍贵史料。另外此卷鉴藏印记有:畴齐(张仲寿)、毕沉审定、高十奇图书、朗润堂印以及嘉庆五玺、宣统二玺。曾经元张仲寿、吴绍谦藏,清代递经砺山、高士奇、毕沉之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元代肖像画特征辨析[J]. 王珍.  闽江学院学报. 2009(04)
[2]试论元代文人画的形似与神似[J]. 吴柯.  艺术探索. 2009(04)
[3]古代肖像画的名称与性质[J]. 李晓庵.  文艺研究. 2009(08)
[4]中国传统肖像画的艺术表现[J]. 金金.  美术大观. 2009(07)
[5]圣洁中的性色彩——元代神仙道化剧仙女形象新论[J]. 杨毅.  四川戏剧. 2009(02)
[6]明代宫廷人物及肖像绘画[J]. 冯文革.  科技信息. 2008(26)
[7]浅谈中国古代人物图像及其数据库建设[J]. 刘新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24)
[8]中国古典人物画论试析[J]. 周积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8(04)
[9]宋、元、明时代的帝王画像[J]. 方闻著,郭建平.  艺术百家. 2008(04)
[10]肖像画艺术的语境[J]. 黄光辉.  美术大观. 2008(06)



本文编号:3332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32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8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