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简古幽趣:陈洪绶瓶花类作品艺术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0 11:57
  以陈洪绶的瓶花作品为切入点,结合晚明插花史、复古思潮和“心学”文化背景的相关性影响,探讨其瓶花的风格特征,结合陈洪绶的三张作品与其他作品比较联系,带着问题,关于“笔笔皆有来历”来历在哪?或者“古心如铁”,又古到何处?追本溯源,看其如何取象,结合图像学、文献史料、画论、画理、画法与他的相关诗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中兴画学的实践者。结合笔者对其作品的取象的猜测,以及作品背后和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探讨他如何消化传统,在继承的过程之中又如何拓展新意。瓶花画作所呈现的新意对后世创作的影响。通过对陈洪绶瓶花作品与沈周等同时期画家瓶花作品的比较,对比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对明代瓶花艺术的发展和演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其画面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段又是如何体现简古、幽趣的画境。瓶花类题材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大量的出现,除了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精神内涵外,也反映了他在其绘画中关于瓶花类题材创作所进行的探索和思考,更加深了其瓶花画作的重要性。陈洪绶的瓶花类作品为我们再现了晚明插花艺术以及晚明文人的生活与艺术。本论文的创新点:从研究陈洪绶绘画中瓶花艺术着眼,从绘画实践者角度分析其绘画风格特征,...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简古幽趣:陈洪绶瓶花类作品艺术性研究


-1明杜堇《玩古图》局部

中国画,《西京赋》,明代文人,张衡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姚琦——简古幽趣:陈洪绶瓶花类作品艺术性研究器物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文献和图像资料。词出自张衡《西京赋》的“雅号博古”,明代文人沿袭了博雅帖、金石文玩、赏瓶鉴陶和建园莳花都为博雅的象征。博古的、关

花学,故居,美术,美术馆


8作一方面复兴了花学,另一方面也是给空间。这也是明代的插花艺术出现的新的士者,处于不争之地,而以一切让天下未必享乐,故居之也安,而踞之也无祸。所以插花艺术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当时文洪绶也深受影响,这种生活的艺术又通国加利福尼亚美术馆藏。美术出版社,2007 年,第 73 页。。图 1-2-1 陈洪绶《授徒图》局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陈洪绶画中器物及其涵义[J]. 王晓丽.  书画世界. 2016(05)
[2]从意象思维透析陈洪绶人物绘画造型的写意性[J]. 王一潮.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01)

硕士论文
[1]“以形度形”与“线线相错”[D]. 江璞.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1
[2]见微知著[D]. 王晓丽.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1
[3]“画中甲子自春秋”[D]. 周颢.中央美术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334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34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