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恩·克拉森图画书中的“黑色幽默”
发布时间:2021-08-20 20:38
本篇文章是根据乔恩·克拉森这位年轻的图画书作家进行图画书作品案例分析。在他的图画书中有着明确的“黑色幽默”美学形式。根据海明威艺术创作特色、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思想浪潮、儿童心理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从乔恩·克拉森的图画书创作成因分析,图画书中图文符号剖析,图画书中“黑色幽默”作用和启示等,探讨乔恩·克拉森图画书中“黑色幽默”的现实价值,孩童负面心理在图画书表现的可存在性,打破传统图画书中较单一的“美好”,指出图画书创作过程需要一些黑色的事物给孩子,这样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4-3图2-2-2-4-4乔恩·克拉森的眼神运用几乎可以在他的所有图画书中体现,几乎是克拉森独有的视觉特征元素
《我要找回我的帽子》其中有一页是大红色(图2-2-2-5-3)文本描绘的内容是:大熊忽然想起来自己的帽子在哪里了,这里作者用了很欢腾的大红色作为背景色,让人眼前明亮,但是,这里的红色或许不仅仅是有着醒目的意思,是不是也有着隐喻的“暴力”在里面,根据文中的前后意思表述,我们不得而知。在图画描绘上乔恩·克拉森他对色彩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在同一个色调中他有着微妙变化的颜色差异判断,这些细微的颜色差异在画面中很和谐美丽。在颜色主观运用上,也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描绘画入图画中,渲染着文本没有描述的氛围,增强画面中、整体图画书的荒诞情节。图 2-2-2-5-1 图 2-2-2-5-2 图 2-2-2-5-36.潜在的节奏在阅读图画书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去寻找这本书的故事主线,克拉森可以用他独特的讲故事节奏将我们带入他的童话王国。《我要找回我的帽子》是一本重复节奏明确的图画书,每一页都有大熊和一个小动物的对话,随着动物不停的变化,也促使读者赶快想往下翻看到究竟下一个动物是谁,在无形之中也加速了节奏,增加了紧张感。兔子撒谎了,最后是否被大熊吃掉了?从图的设计上大熊是从左向右找帽子,在等想到帽子在谁那里之后是从右向左跑回去找到帽子(图 2-2-2-6-1)。还有不得不提的把节奏运用到极致的那本《这不是我的帽子》将电影中镜头运用搬运到儿童图画书读物上来,平淡的开始,澎湃的结局,大鱼夺回帽子,小鱼在哪里?在面对小鱼的这种偷窃行为,大鱼是如何夺回帽子的?这是一个悬疑结局也更是故事的高潮。在克拉森的图画书里面他把翻页的惊喜用的游刃有余,充分利用好“书”
两个小小主人公在遇到钻石的时候就开始调转方向,小狗的动态始终是对着钻石正确的方向(图2-2-2-8-1),两个小主人一在遇到钻石就转弯,而小狗却每次都是正确的方向,在这里就能充分的体现克拉森在整个图画描绘细节上的精心设计,小狗的动态是另一条故事线,这样的对比补充增加本书中的荒诞性、有趣性。在《穿毛衣的小镇》这本图画书中在安娜贝尔旁边也始终有一条小狗一直跟随着,当三个小偷偷走了安娜贝尔盒子的时候,小狗始终是喊叫的姿势(图 2-2-2-8-2)。从这两本图画书看来是否隐喻着小狗是我们人类忠实的好伙伴呢,在画面中也不得而知。同一个绘画作者图画书中形象的来回穿越,在这本故事的中段,他也神奇的将他的另一本图画书《我要找回我的帽子》中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穿越到了这本故事中(图 2-2-2-8-3),儿童不禁会有种熟悉感,也是悉心的描绘。在他的这本图画书里更有一处巧妙的细节设定是在大熊问帽子的时候,蛇说看到了一顶圆圆的蓝色的帽子,在这里读过克拉森所有绘本的读者们在脑海中会不会一闪而过一顶帽子,就是小鱼偷大鱼的那顶蓝色圆顶帽子!(图 2-2-2-8-4)上节提到他的画面描绘的都很简洁,在他的画面中的形象都是克拉森有意识的安排,特别是将自己的绘画元素穿插在不同的图画书中,在这里不得不提乔恩·克拉森的心细巧妙之处。这样的细节安排设定不仅仅显示着克拉森的绘画元素且有意识的细节描绘,让这个图画书的乐趣更加的敏锐。图 2-2-2-8-1 图 2-2-2-8-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话与独白:巴赫金与雅各布森[J]. 兹维坦·托多罗夫,史忠义.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04)
[2]黑色幽默特点探析[J]. 游南醇,徐特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3]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世界[J]. 马小朝. 国外文学. 1998(03)
本文编号:3354191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4-3图2-2-2-4-4乔恩·克拉森的眼神运用几乎可以在他的所有图画书中体现,几乎是克拉森独有的视觉特征元素
《我要找回我的帽子》其中有一页是大红色(图2-2-2-5-3)文本描绘的内容是:大熊忽然想起来自己的帽子在哪里了,这里作者用了很欢腾的大红色作为背景色,让人眼前明亮,但是,这里的红色或许不仅仅是有着醒目的意思,是不是也有着隐喻的“暴力”在里面,根据文中的前后意思表述,我们不得而知。在图画描绘上乔恩·克拉森他对色彩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在同一个色调中他有着微妙变化的颜色差异判断,这些细微的颜色差异在画面中很和谐美丽。在颜色主观运用上,也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描绘画入图画中,渲染着文本没有描述的氛围,增强画面中、整体图画书的荒诞情节。图 2-2-2-5-1 图 2-2-2-5-2 图 2-2-2-5-36.潜在的节奏在阅读图画书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去寻找这本书的故事主线,克拉森可以用他独特的讲故事节奏将我们带入他的童话王国。《我要找回我的帽子》是一本重复节奏明确的图画书,每一页都有大熊和一个小动物的对话,随着动物不停的变化,也促使读者赶快想往下翻看到究竟下一个动物是谁,在无形之中也加速了节奏,增加了紧张感。兔子撒谎了,最后是否被大熊吃掉了?从图的设计上大熊是从左向右找帽子,在等想到帽子在谁那里之后是从右向左跑回去找到帽子(图 2-2-2-6-1)。还有不得不提的把节奏运用到极致的那本《这不是我的帽子》将电影中镜头运用搬运到儿童图画书读物上来,平淡的开始,澎湃的结局,大鱼夺回帽子,小鱼在哪里?在面对小鱼的这种偷窃行为,大鱼是如何夺回帽子的?这是一个悬疑结局也更是故事的高潮。在克拉森的图画书里面他把翻页的惊喜用的游刃有余,充分利用好“书”
两个小小主人公在遇到钻石的时候就开始调转方向,小狗的动态始终是对着钻石正确的方向(图2-2-2-8-1),两个小主人一在遇到钻石就转弯,而小狗却每次都是正确的方向,在这里就能充分的体现克拉森在整个图画描绘细节上的精心设计,小狗的动态是另一条故事线,这样的对比补充增加本书中的荒诞性、有趣性。在《穿毛衣的小镇》这本图画书中在安娜贝尔旁边也始终有一条小狗一直跟随着,当三个小偷偷走了安娜贝尔盒子的时候,小狗始终是喊叫的姿势(图 2-2-2-8-2)。从这两本图画书看来是否隐喻着小狗是我们人类忠实的好伙伴呢,在画面中也不得而知。同一个绘画作者图画书中形象的来回穿越,在这本故事的中段,他也神奇的将他的另一本图画书《我要找回我的帽子》中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穿越到了这本故事中(图 2-2-2-8-3),儿童不禁会有种熟悉感,也是悉心的描绘。在他的这本图画书里更有一处巧妙的细节设定是在大熊问帽子的时候,蛇说看到了一顶圆圆的蓝色的帽子,在这里读过克拉森所有绘本的读者们在脑海中会不会一闪而过一顶帽子,就是小鱼偷大鱼的那顶蓝色圆顶帽子!(图 2-2-2-8-4)上节提到他的画面描绘的都很简洁,在他的画面中的形象都是克拉森有意识的安排,特别是将自己的绘画元素穿插在不同的图画书中,在这里不得不提乔恩·克拉森的心细巧妙之处。这样的细节安排设定不仅仅显示着克拉森的绘画元素且有意识的细节描绘,让这个图画书的乐趣更加的敏锐。图 2-2-2-8-1 图 2-2-2-8-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话与独白:巴赫金与雅各布森[J]. 兹维坦·托多罗夫,史忠义.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04)
[2]黑色幽默特点探析[J]. 游南醇,徐特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3]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世界[J]. 马小朝. 国外文学. 1998(03)
本文编号:3354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5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