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
发布时间:2021-09-04 06:26
木版年画是民间艺术里影响力最大,文化含量最高,地域风格最丰富的艺术种类。它是人民大众的信仰,是社会下层劳苦大众的整个精神寄托。老河口木版年画是荆楚文化的缩影,更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融,是流传了千年的民间传统文化。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老河口地区进行的如火如荼,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老河口木版年画冲破重重困难走上新的发展道路。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不仅仅是挽救了一项宝贵的传统文化,更是对当地民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的一种鼓舞,对传统文化传承者的一份信心。本文追溯了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历史,了解了老河口木版年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之下的生存状况,分析出老河口木版年画在当前社会遇到的新的发展挑战,并提出解决意见。笔者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宗旨:在这民族传统文化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有的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的站出来捍卫和保护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积累起来的文化艺术,特别是我们这些致力于艺术学习和研究的学生,更是义不容辞的来关心民俗遗产,动手抢救老河口木版年画这一民间艺术。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木版年画保护和传承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2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2.1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历史沿革
2.1.1 年画的起源
2.1.2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历史
2.2 老河口年画目前的生存状况
2.2.1 社会环境对老河口木版年画生存的影响
2.2.2 现代电脑印刷技术对传统雕版印刷技术的冲击
2.3 保护传承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意义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老河口木版年画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3.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
3.1.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可能出现的问题
3.2 老河口木版年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再思考
4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
4.1 现代社会环境下对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保护
4.1.1 使传统技艺适应社会化的需要
4.1.2 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保存老河口木版年画
4.1.3 融现代元素于老河口木版年画
4.2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河口木版年画遇到的困难
4.2.1 保护和发展的的矛盾冲突
4.2.2 纯保护还是被利用
4.2.3 重形式,轻文化
4.3 针对老河口木版年画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4.3.1 保护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现代化紧密联系
4.3.2 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4.3.3 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5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价值
5.1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5.2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经济价值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界定[J]. 孙晓燕.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7(08)
[2]民间年画的产生与传承[J]. 梅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3]“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笔谈讨论(29) 论“当代性”——地域文化个性包容人类文化互融与进展(全球化)的过程[J]. 尚辉. 美术. 2003(11)
硕士论文
[1]论老河口陈氏木版年画的“过渡风格”[D]. 梅雪霞.湖北美术学院 2010
[2]安徽泾县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承问题之研究[D]. 左叶松.南京艺术学院 2008
[3]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与传播设计研究[D]. 潘一.江南大学 2007
[4]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统传承模式及其当代思考[D]. 郭红彦.河南大学 2005
[5]杨家埠木版年画考[D]. 曹晓飞.福建师范大学 2005
[6]中国民间艺术与宗教[D]. 林箪.福建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2745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木版年画保护和传承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2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2.1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历史沿革
2.1.1 年画的起源
2.1.2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历史
2.2 老河口年画目前的生存状况
2.2.1 社会环境对老河口木版年画生存的影响
2.2.2 现代电脑印刷技术对传统雕版印刷技术的冲击
2.3 保护传承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意义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老河口木版年画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3.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
3.1.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可能出现的问题
3.2 老河口木版年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再思考
4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
4.1 现代社会环境下对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保护
4.1.1 使传统技艺适应社会化的需要
4.1.2 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保存老河口木版年画
4.1.3 融现代元素于老河口木版年画
4.2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河口木版年画遇到的困难
4.2.1 保护和发展的的矛盾冲突
4.2.2 纯保护还是被利用
4.2.3 重形式,轻文化
4.3 针对老河口木版年画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4.3.1 保护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现代化紧密联系
4.3.2 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4.3.3 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5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价值
5.1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5.2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经济价值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界定[J]. 孙晓燕.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7(08)
[2]民间年画的产生与传承[J]. 梅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3]“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笔谈讨论(29) 论“当代性”——地域文化个性包容人类文化互融与进展(全球化)的过程[J]. 尚辉. 美术. 2003(11)
硕士论文
[1]论老河口陈氏木版年画的“过渡风格”[D]. 梅雪霞.湖北美术学院 2010
[2]安徽泾县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承问题之研究[D]. 左叶松.南京艺术学院 2008
[3]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与传播设计研究[D]. 潘一.江南大学 2007
[4]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统传承模式及其当代思考[D]. 郭红彦.河南大学 2005
[5]杨家埠木版年画考[D]. 曹晓飞.福建师范大学 2005
[6]中国民间艺术与宗教[D]. 林箪.福建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2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82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