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绘画艺术及教学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6 14:51
赵无极先生将西方现代绘画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相结合,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的艺术大师,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赵无极在西方现代艺术的语境中重返民族绘画,经历了“从东方出发寻找西方,又从西方出发回头找寻东方”的探索历程,是在自身民族传统绘画的转换中,使得在世界艺术的先锋阵营中占据了一席之地。1985年5月,赵无极来到浙江美术学院,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绘画讲习班,共有来自全国八大美术学院的教师和浙江美院的师生共27人参加。在当时,无疑是一次现代油画创作与教学的现代引进。本文就赵无极先生的绘画艺术和当年培训班的教学方法上予以研究,分为五大部分,从他的生平及艺术成就、艺术阶段、艺术风格、教学方法及特点和教学的影响及和马训班、博训班的比较,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求达到学习和研究的目的。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引言
一、生平及艺术成就
1.1 童年
1.2 杭州学艺、留校任教
1.3 移居法国及事业的发展
1.4 回国讲学
1.5 享誉世界
二、艺术阶段
2.1 早期创作
2.2 克利时期
2.3 转型时期
2.4 新的创作旺盛时期
2.5 风格成熟时期
2.6 炉火纯青、享誉世界
三、艺术风格
3.1 初期探索
3.2 具象与抽象之间
3.3 符号与色彩的运用
3.4 休止与留白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及特点
4.1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4.2 一笔与整体
4.3 画面的呼吸与节奏
4.4 艺术要真诚
4.5 融汇东西方
五、教学方法的影响及与“马训班”、“博训班”的比较
5.1 部分学员的艺术成就及作品
5.2 与“马训班”和“博巴训练班”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专业能力展示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当代艺术全集》总序[J]. 鲁虹.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0(04)
[2]冥想的艺术:论赵无极[J]. 贾方舟. 荣宝斋. 2010(04)
[3]抽象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经验——艺术史的社会学批评[J]. 易英. 文艺研究. 2007(05)
[4]康·麦·馬克西莫夫教授講課笔录[J]. 西朱. 美术. 1957(06)
本文编号:3387657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引言
一、生平及艺术成就
1.1 童年
1.2 杭州学艺、留校任教
1.3 移居法国及事业的发展
1.4 回国讲学
1.5 享誉世界
二、艺术阶段
2.1 早期创作
2.2 克利时期
2.3 转型时期
2.4 新的创作旺盛时期
2.5 风格成熟时期
2.6 炉火纯青、享誉世界
三、艺术风格
3.1 初期探索
3.2 具象与抽象之间
3.3 符号与色彩的运用
3.4 休止与留白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及特点
4.1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4.2 一笔与整体
4.3 画面的呼吸与节奏
4.4 艺术要真诚
4.5 融汇东西方
五、教学方法的影响及与“马训班”、“博训班”的比较
5.1 部分学员的艺术成就及作品
5.2 与“马训班”和“博巴训练班”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专业能力展示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当代艺术全集》总序[J]. 鲁虹.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0(04)
[2]冥想的艺术:论赵无极[J]. 贾方舟. 荣宝斋. 2010(04)
[3]抽象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经验——艺术史的社会学批评[J]. 易英. 文艺研究. 2007(05)
[4]康·麦·馬克西莫夫教授講課笔录[J]. 西朱. 美术. 1957(06)
本文编号:3387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87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