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4 22:10
宜春版画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初,在中国群体版画中极具影响力。对宜春版画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应追本溯源,对其了解越是全面,则研究成果越具客观性。本论文从宜春版画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自身特有的时代现象和地域现象作为出发点,综合研究宜春版画的“前世今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从传统文化的内蕴中探索和挖掘宜春版画具有民族性、历史性、人文性等本土化特征,并分析宜春版画不但具有社会性意义更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社会影响力;从当今时代背景着手,分析宜春版画的艺术特点进行阐述和论证,弥补宜春版画作为传统文化、群体版画艺术在当代版画中的缺失,丰富当代版画文化内涵,使宜春版画焕发新的文化、艺术活力。本课题以宜春版画为代表,探究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从理论层面来讲,宜春版画在新时代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江西省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发展和经济事业发展,宜春版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对其它群体版画的保护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宜春版画宝贵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资源,对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对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实践层面来讲,对宜春版...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相关文件本课题积极响应了国家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和保护实践的政策,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
第 1 章 绪论1.4.3 研究框架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分析宜春版画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宜春版画概述;第三部分为宜春版画的特色,重点分析了宜春版画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第四部分为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第五部分为宜春版画的传承现状、保护与发展;第六部分则是总结。研究框架如图 1.2所示。
图 3.1 金谷飘香 50x40cm 采自网络 图 3.2 暮归 60*45 1986 年 采自网络3.1.4 材料、工艺特色(1)材料层面的特色。宜春版画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创新风格。例如,在木版画中,印有刀味和木纹材料印刷后所产生的特殊效果,加上黑白灰的节奏,很具美感。铜版带来的金属美,以及石版画丰富水平,其源泉来自于丝网印刷的功能效果和当前文明的审美水平。技术的革新和科学的进步为版画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新材料来源,这就让版画的渲染力和传播活力愈发增长,进而让更多人可以注意到版画,欣赏到它的美,更多的人敢于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用可以使用的所有材料(例如树叶,网格,金属等)来创造版画。从具象到抽象,从生活到艺术,这种转变使得版画艺术在提高艺术整体质量的同时改善了人们的创新能力。在版画的多样性和技术方面,除了传统的木刻水印和油印外,它还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还有新技术的新版本,例如颜色扩展,纸张泄漏,泡罩印刷,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 肖丽. 艺海. 2017(06)
[2]明式家具装饰图案的探究[J]. 唐晓雯. 艺术科技. 2017(03)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版画教学改革探究——以宜春学院为例[J]. 苏虹玮,苏飞扬,谢玲玲. 美与时代(中). 2016(11)
[4]中国当下乡村“西乐队”音乐文化初探——以江西宜春袁州地区为例[J]. 彭艳. 戏剧之家. 2016(19)
[5]论川渝版画发展的地缘因素[J]. 刘承川. 中华文化论坛. 2016(09)
[6]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J]. 王茹. 美与时代(中). 2016(08)
[7]越界的冲动——记首届国际美术院校版画专业主任论坛暨教学成果展[J]. 崔然然.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01)
[8]浅谈浮世绘版画对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 徐梦妍. 美与时代(上). 2015(12)
[9]江西宜春版画的当代性转向[J]. 曾颖,周德威. 工业设计. 2015(11)
[10]论蒙古族版画艺术特点与价值[J]. 金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1)
硕士论文
[1]云南绝版木刻色彩的特征研究[D]. 赵乙果.云南师范大学 2017
[2]中西方民众版画艺术原发性的比较之研究[D]. 任晓学.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版画艺术形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张梦云.武汉纺织大学 2017
[4]版画本体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李霖.苏州大学 2017
[5]从新兴版画运动到延安木刻艺术—论版画的时代性[D]. 陈亚慧.上海师范大学 2016
[6]云南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研究[D]. 魏文娇.云南师范大学 2015
[7]黑白木刻版画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卢汀.湖南师范大学 2014
[8]新疆美术创作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研究[D]. 王颖.新疆师范大学 2014
[9]清代木刻版画中农耕图像的艺术形式研究[D]. 彭许林.西南大学 2013
[10]四川新兴版画的地域人文特征研究[D]. 孙艳娥.四川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18424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相关文件本课题积极响应了国家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和保护实践的政策,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
第 1 章 绪论1.4.3 研究框架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分析宜春版画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宜春版画概述;第三部分为宜春版画的特色,重点分析了宜春版画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第四部分为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第五部分为宜春版画的传承现状、保护与发展;第六部分则是总结。研究框架如图 1.2所示。
图 3.1 金谷飘香 50x40cm 采自网络 图 3.2 暮归 60*45 1986 年 采自网络3.1.4 材料、工艺特色(1)材料层面的特色。宜春版画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创新风格。例如,在木版画中,印有刀味和木纹材料印刷后所产生的特殊效果,加上黑白灰的节奏,很具美感。铜版带来的金属美,以及石版画丰富水平,其源泉来自于丝网印刷的功能效果和当前文明的审美水平。技术的革新和科学的进步为版画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新材料来源,这就让版画的渲染力和传播活力愈发增长,进而让更多人可以注意到版画,欣赏到它的美,更多的人敢于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用可以使用的所有材料(例如树叶,网格,金属等)来创造版画。从具象到抽象,从生活到艺术,这种转变使得版画艺术在提高艺术整体质量的同时改善了人们的创新能力。在版画的多样性和技术方面,除了传统的木刻水印和油印外,它还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还有新技术的新版本,例如颜色扩展,纸张泄漏,泡罩印刷,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 肖丽. 艺海. 2017(06)
[2]明式家具装饰图案的探究[J]. 唐晓雯. 艺术科技. 2017(03)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版画教学改革探究——以宜春学院为例[J]. 苏虹玮,苏飞扬,谢玲玲. 美与时代(中). 2016(11)
[4]中国当下乡村“西乐队”音乐文化初探——以江西宜春袁州地区为例[J]. 彭艳. 戏剧之家. 2016(19)
[5]论川渝版画发展的地缘因素[J]. 刘承川. 中华文化论坛. 2016(09)
[6]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J]. 王茹. 美与时代(中). 2016(08)
[7]越界的冲动——记首届国际美术院校版画专业主任论坛暨教学成果展[J]. 崔然然.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01)
[8]浅谈浮世绘版画对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 徐梦妍. 美与时代(上). 2015(12)
[9]江西宜春版画的当代性转向[J]. 曾颖,周德威. 工业设计. 2015(11)
[10]论蒙古族版画艺术特点与价值[J]. 金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1)
硕士论文
[1]云南绝版木刻色彩的特征研究[D]. 赵乙果.云南师范大学 2017
[2]中西方民众版画艺术原发性的比较之研究[D]. 任晓学.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版画艺术形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张梦云.武汉纺织大学 2017
[4]版画本体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李霖.苏州大学 2017
[5]从新兴版画运动到延安木刻艺术—论版画的时代性[D]. 陈亚慧.上海师范大学 2016
[6]云南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研究[D]. 魏文娇.云南师范大学 2015
[7]黑白木刻版画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卢汀.湖南师范大学 2014
[8]新疆美术创作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研究[D]. 王颖.新疆师范大学 2014
[9]清代木刻版画中农耕图像的艺术形式研究[D]. 彭许林.西南大学 2013
[10]四川新兴版画的地域人文特征研究[D]. 孙艳娥.四川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18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1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