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烙画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2 21:24
葫芦烙画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相传起源于汉代,后失传,清朝又兴起。现如今河南、河北等地比较普遍。本文从艺术学的角度主要分析四方面内容:第一讲述葫芦烙画的形成和价值,侧重从社会、历史、文化等角度分析其发展的过程,以及葫芦烙画艺术的研究价值;第二,以葫芦烙画的作品为例,主要从题材和主题两个角度分析葫芦烙画艺术的内容特征;第三,从艺术层次方向分析葫芦烙画,包括物质层,材料与工具;符号层,线条、造型、构图、技法,总结葫芦烙画的艺术语言特点和意蕴层面,自然质朴之美、工艺之美、形式美和民俗美;第四,从多元化价值角度分析葫芦烙画艺术的基本艺术特征与相关艺术的关系,如葫芦烙画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宗教艺术和“新民艺”的特征等等。最后借用了民间艺术理论、艺术消费论等理论对葫芦烙画民间艺术发展的困境和走向作理论上的分析。本文的主要价值是通过对葫芦烙画题材、主题、艺术层次、多元化价值的理论分析引出像葫芦烙画这种作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前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建议。创新点是用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从社会艺术学、艺术学原理方面对葫芦烙画艺术具体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金陵十二钗》作者王永胜图片来源王永胜提供)
(图 1.4·《昭君出塞》作品来源庞各庄)都不乏英雄的出现,烙画艺人在葫芦烙画创作的自己想法所发生着变化,所以反映英雄题材的葫单骑救幼主的故事则是突出表现英雄人物主题的
·河北葫芦张作品《清明上河图》作者张延秋,图片来源张延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烙画的发展及传承意义[J]. 郑红伟. 美术教育研究. 2016(18)
[2]现代烙画技术与创新应用[J]. 李极均,张朝晖,吴俊华,罗方,任杰,王硕,朱长达,赵思思,丛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3)
[3]当代民间烙画发展之路[J]. 林伟. 大众文艺. 2014(06)
[4]郑小良与葫芦烙画[J]. 沈燕,俞放.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1)
[5]存在论视域下的民间工艺当代发展道路探究[J]. 杨林. 美与时代(上). 2012(03)
[6]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南阳烙画[J]. 马玉山. 美与时代(中). 2012(01)
[7]兰州葫芦雕刻艺术[J]. 韩玉. 大众文艺. 2010(13)
[8]从汴绣看民间艺术的文化再生[J]. 张玉梅,陈新华. 美与时代(中). 2010(07)
[9]民俗艺术的审美阐释[J]. 陶思炎,孙发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05)
[10]葫芦上的神奇技艺[J]. 李泓池,柳香奎. 走向世界. 2009(29)
博士论文
[1]绣画—中国江南传统刺绣研究[D]. 许嘉.中国美术学院 2016
硕士论文
[1]山西曲沃葫芦工艺的研究[D]. 曹祎冰.北京理工大学 2015
[2]中国当代平面水墨设计研究[D]. 李霖.北京服装学院 2015
[3]合肥火笔画的保护与创新设计开发研究[D]. 李奇辰.安徽工程大学 2014
[4]面向民族特色的图像风格化研究[D]. 安晶.北京交通大学 2014
[5]陕西省宝鸡地区马勺脸谱艺术研究[D]. 范琳琳.内蒙古大学 2014
[6]青岛电烙画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咸璐璐.浙江理工大学 2012
[7]汴绣艺术研究[D]. 王科.河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72395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金陵十二钗》作者王永胜图片来源王永胜提供)
(图 1.4·《昭君出塞》作品来源庞各庄)都不乏英雄的出现,烙画艺人在葫芦烙画创作的自己想法所发生着变化,所以反映英雄题材的葫单骑救幼主的故事则是突出表现英雄人物主题的
·河北葫芦张作品《清明上河图》作者张延秋,图片来源张延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烙画的发展及传承意义[J]. 郑红伟. 美术教育研究. 2016(18)
[2]现代烙画技术与创新应用[J]. 李极均,张朝晖,吴俊华,罗方,任杰,王硕,朱长达,赵思思,丛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3)
[3]当代民间烙画发展之路[J]. 林伟. 大众文艺. 2014(06)
[4]郑小良与葫芦烙画[J]. 沈燕,俞放.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1)
[5]存在论视域下的民间工艺当代发展道路探究[J]. 杨林. 美与时代(上). 2012(03)
[6]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南阳烙画[J]. 马玉山. 美与时代(中). 2012(01)
[7]兰州葫芦雕刻艺术[J]. 韩玉. 大众文艺. 2010(13)
[8]从汴绣看民间艺术的文化再生[J]. 张玉梅,陈新华. 美与时代(中). 2010(07)
[9]民俗艺术的审美阐释[J]. 陶思炎,孙发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05)
[10]葫芦上的神奇技艺[J]. 李泓池,柳香奎. 走向世界. 2009(29)
博士论文
[1]绣画—中国江南传统刺绣研究[D]. 许嘉.中国美术学院 2016
硕士论文
[1]山西曲沃葫芦工艺的研究[D]. 曹祎冰.北京理工大学 2015
[2]中国当代平面水墨设计研究[D]. 李霖.北京服装学院 2015
[3]合肥火笔画的保护与创新设计开发研究[D]. 李奇辰.安徽工程大学 2014
[4]面向民族特色的图像风格化研究[D]. 安晶.北京交通大学 2014
[5]陕西省宝鸡地区马勺脸谱艺术研究[D]. 范琳琳.内蒙古大学 2014
[6]青岛电烙画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咸璐璐.浙江理工大学 2012
[7]汴绣艺术研究[D]. 王科.河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72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7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