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女性弱势身份对油画创作心理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现代社会女性弱势身份对油画创作心理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性艺术第二次运动浪潮后,女性艺术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而在此后的半个世纪,女性艺术家开始崭露头角,开始对自身问题进行思考。女性艺术受到关注的同时,相关理论也逐渐丰富,对于女性艺术发展特点的研究从性别视角着手成为主要方面。在中国,90年代的女性艺术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女性艺术家最为活跃的一个时间。区别于西方女性艺术,中国的女性艺术中没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大多关注的是女性作为个体所面对的生活与社会问题。在传统思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中国的女性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社会状态,这种弱势状态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国内女性本身对于自我身份定位也区别于西方。在这一语境下,对女性艺术中的社会身份问题进行研究,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视角下对女性处于相对弱势的社会身份问题进行分析,对于东西方存在问题的相同点以及区别点做了解,对中国女性社会身份历史进行梳理。以90年代国内一些女性艺术家作品为例,将女性艺术创作的特点从表达内容、视角、方式以及存在的特殊性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概括出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女性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创作时的一些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以社会身份问题为何对于女性艺术创作的心理进行影响作分析。从这一角度去解读女性艺术,挖掘女性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基本问题,而更加了解女性艺术根源。再剖析自我理解下女性艺术发展特点,体会女性艺术家的自我探寻意识,将理念融入到个人创作中,与个人经验结合。
【关键词】:女性艺术 社会身份 创作心理 自我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8-9
- 1.1.1 课题研究背景8
- 1.1.2 课题研究现状8-9
- 1.2 课题研究的方法9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9-12
- 1.3.1 课题研究目的9-10
- 1.3.2 课题研究意义10-12
- 第二章 女性弱势身份12-18
- 2.1 女性弱势身份的多种成因12-14
- 2.1.1 从生理、心理角度看性别差异12-13
- 2.1.1.1 从生理角度看性别差异12-13
- 2.1.1.2 从心理角度看性别差异13
- 2.1.2 从社会性别角度看性别差异13-14
- 2.2 历史角度下的女性社会身份变化14-16
- 2.2.1 女性社会身份的变化14-16
- 2.2.2 中国的女性社会身份16
- 2.3 总结分析16-18
- 第三章 社会身份影响下的女性艺术家创作心理的特点18-26
- 3.1 表达的特殊性18-20
- 3.1.1 自我情感的表达18-19
- 3.1.2 对女性群体的关注19-20
- 3.2 视角的特殊性20-23
- 3.2.1 “情与色”视角的描述20-21
- 3.2.2 母性视角的描述21-22
- 3.2.3 家庭视角的描述22-23
- 3.3 方式的特殊性23-25
- 3.3.1 象征性与隐喻性的表达方式23-25
- 3.4 存在的特殊性25-26
- 3.4.1 女性艺术家的自我探寻25-26
- 第四章 女性艺术家的自我探寻26-30
- 4.1 男性观念的束缚26-27
- 4.2 对女性身份的回避27-28
- 4.3 社会身份影响下寻求真正的平等28-30
- 第五章 个人创作30-34
- 5.1 创作初衷30
- 5.2 创作理念30-32
- 5.3 创作表达32-34
- 第六章 结论34-36
- 参考文献36-38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38-40
- 附录40-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伦娜;自信、自强、热爱生活——谈女性艺术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2 孙欣;陈浩波;;女性艺术家之性别意识抉择[J];东方艺术;2007年17期
3 赵素梅;;关注生命的苦痛与脆弱——女性艺术家对生命的追问[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任杏媛;;渴望的美丽图象——分析女性艺术家自画像中的女性身份[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2期
5 刘坚;;关注生命的焦虑与喜悦——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母与子题材的表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当代国外女性艺术家作品[J];美术观察;2011年03期
7 ;她视点——女性艺术家眼中的自我与世界[J];东方艺术;2011年03期
8 方雪;;当代女性艺术的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9 付晓东;严舒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9位年轻女性艺术家[J];美术文献;2011年04期
10 吴湘君;王美艳;;浅谈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创作的性别意识[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田生;现代女性艺术家作品巡展在京启动[N];西部时报;2008年
2 记者 唐子韬;女性艺术家市场待发掘[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贾方舟;导向未来的女性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张晓军;女性艺术家的激情3月[N];中国文化报;2004年
5 李荣坤;一支正在崛起的潜力股[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杨琳;她们:艺术世界里的另一种声音[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马志宇;女性的视角跨性别的创作[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8 本报记者 庄燕琳 记录;女性艺术:我用真诚打动你[N];美术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杨琳;从艺术力量讨论女性艺术[N];上海证券报;2009年
10 林华;女性艺术家的观注度有望提升[N];中国文物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旭;编织世界与女性艺术家身份认同的内在冲突[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2 安耀平;从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体味生存本质的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3 黎思辛;谈当代水墨创作中女性因素的一些影响[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4 马春梅;浅析当代中国女性油画艺术中的“花语”[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欧阳晶晶;女人若“水”[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6 樊华;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的自我表达[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素芬;民国女性自画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亚男;中国女性艺术家油画作品中的绘画语言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9 叶金玉;现代社会女性弱势身份对油画创作心理的影响[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10 郑丽岩;聆听花开的声音[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社会女性弱势身份对油画创作心理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