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色彩的主观性 ——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绘画色彩观的影响角度分析中国绘画色彩的主观性
发布时间:2021-11-06 05:25
中国画又为“丹青”,“丹”指朱砂,“青”指石青,中国画在历史上曾以颜色为名,可见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然而在中国艺术长河中,没有专门研究中国绘画艺术色彩观的论著,由于想系统的了解中国绘画艺术中色彩的奥妙之处,所以作了这个研究。经过对文献的查阅,各种学说的对比,从中国绘画色彩的文化观,中国绘画色彩在实践中的创作思维及表现语言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绘画色彩观精神特质——主观性。在文化观上,经过了对“五色说”,“儒家色彩观”,“道家色彩观”的分析,了解了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绘画色彩的影响,并明晰了中国画色彩观主观性的原因之一是其在文化观上的功能性。在创作思维上,从对“随类赋彩”,“墨分五色”这些古代画论里对色彩认识的观点中分析出,色彩的“类象”及“心象”的问题,其也是中国绘画色彩必然形成主观性的重要原因。最后部分是中国画中的“用墨”“用色”上分析中国画色彩的主观性在绘画实践中的运用,重点在表现技法上。总之,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绘画色彩主观性产生的原因,所起的作用及表现,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绘画色彩主观性的重要特质。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概述中国绘画色彩观的精神特质
第二章 中国绘画色彩文化观上的"功能"特性
第一节 "五色说"
第二节 儒家色彩观
第三节 道家色彩观
第三章 中国绘画创作思维中色彩的"类相"与"心象"
第一节 从"随类赋彩"分析中国画色彩的"类相"
第二节 从"墨分五色"分析中国画色彩的"心象"
第四章 中国绘画色彩的表现语言
第一节 关于"知白守黑"
第二节 "用墨"与"用色"
第五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79251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概述中国绘画色彩观的精神特质
第二章 中国绘画色彩文化观上的"功能"特性
第一节 "五色说"
第二节 儒家色彩观
第三节 道家色彩观
第三章 中国绘画创作思维中色彩的"类相"与"心象"
第一节 从"随类赋彩"分析中国画色彩的"类相"
第二节 从"墨分五色"分析中国画色彩的"心象"
第四章 中国绘画色彩的表现语言
第一节 关于"知白守黑"
第二节 "用墨"与"用色"
第五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79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7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