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西方艺术“赞助人”概念在中国宫廷绘画研究中的无效性

发布时间:2021-11-08 13:18
  “宫廷赞助”或“皇家赞助”概念用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一直存有较大的争议。此类概念的本源,产生于西方社会学范畴的艺术“赞助人”概念,但用来阐释中国皇家宫廷的艺术行为,不仅容易忽视支撑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发展的文化传统与精神,也容易忽视中国传统绘画乃至传统文化发展的独特性。本文立足于中国文化的社会背景,通过分析和比较中西方皇室艺术行为、艺术目的以及御用画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等方面的差异,说明西方艺术“赞助人”概念在中国古代宫廷绘画中并不存在,因而,这在中国宫廷绘画史研究中是个无效的学术概念。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西方艺术“赞助人”概念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使用现状
第二章 艺术赞助的西方性
    第一节 西方艺术赞助所依赖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商业社会中的艺术赞助人
    第三节 艺术赞助下画家地位的提升
    第四节 西方绘画创作的“商业性”
第三章 中国宫廷画院及其画家的“非商业社会性”
    第一节 中国绘画产生的文化之“道”
    第二节 宫廷画家的封建官僚化特征
    第三节 宫廷画院担负的政教功能
    第四节 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非商业性”
第四章 “宫廷赞助”在中国宫廷绘画研究中的无效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画院探究[J]. 顾平.  国画家. 2011(02)
[2]画家与赞助人[J]. 陈云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0(04)
[3]论两宋画院画家的“风俗情结”与两宋风俗画的“宫廷赞助”[J]. 吕少卿.  艺苑. 2010(01)
[4]美术史研究中的“赞助人”[J]. 张鹏.  美术研究. 2006(04)
[5]从王鉴绘画研究中看明末清初绘画与鉴藏的关系[J]. 赵国英.  美术研究. 2006(01)
[6]士人文化与中国绘画[J]. 范美霞,范美俊.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7]质疑“中国画家与赞助人”之系列论文[J]. 李万康.  美术观察. 2004(04)
[8]中国古代画院沿革考[J]. 顾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4(01)
[9]“皇家赞助”与南宋“院体”山水画风之成因[J]. 顾平.  文艺研究. 2003(04)
[10]清代宫廷绘画制度探微[J]. 聂崇正.  美术观察. 2001(04)

博士论文
[1]道心绘境[D]. 朱剑.南京艺术学院 2010
[2]皇家赞助与文化认同[D]. 顾平.南京艺术学院 2002

硕士论文
[1]哈斯克尔美术史研究中的赞助人角度及其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意义[D]. 陈长田.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83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83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5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