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维克多山”系列风景画看塞尚绘画真实观的演变
本文关键词:从“圣维克多山”系列风景画看塞尚绘画真实观的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是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被尊称为“现代绘画之父”。他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自然本质的真实,毕生努力探索发现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坚实而持久的永恒感,为后来的艺术家提示了某种有着无限可能的前景。尤其是“圣维克多山”系列绘画是塞尚毕生探索自然本质真实的结晶,是他绘画艺术上的巅峰,实现了他在绘画艺术上执着追求的“与自然相平行和谐”的圆满。圣维克多山作为塞尚一生反复描绘的母题,已经成为他心中的“应许之地”。在塞尚各个重要转折时期,圣维克多山都始终驻留在塞尚的绘画作品中,从未曾被遗忘,也从未消失在其作品中,使得圣维克多山成为直观研究接近塞尚绘画真实观的主要线索。本文以“圣维克多山”系列风景画为线索,从塞尚绘画风格形成的四个时期分别探析塞尚绘画的真实观,从而研究塞尚在绘画艺术上追求真实的连贯性与一致性。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几个方面:(1)探析塞尚的绘画真实观在早期就已经萌芽,他学习浪漫主义绘画方式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于古典主义坚固永恒质感的追求。从塞尚早期的绘画风格看,他当时已经表现出了对于结构和色彩的敏感品质。然而,由于他无法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永恒结合起来,使得他为了探索真实一直处于苦苦挣扎的状态,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此时,圣维克多山已经出现在塞尚的绘画作品中,但还只是作为传递情感和情绪的背景和媒质,丝毫没有表现出坚固持久的永恒感。(2)探析塞尚的绘画真实观在他印象派时期有了一定突破,他归顺印象派学会了观察自然的工作方式。从塞尚印象派绘画风格看,他当时一直保持着对于严密结构和色彩运用的品质。然而,由于印象派绘画描绘的是瞬间易逝的光线变化,看到的自然只是表象真实的自然,于是他又开始对于本质真实自然的迫切探寻。此时,塞尚已经发现了圣维克多山之美,但是闪烁的光线和流动的大气损坏了塞尚绘画中坚固持久的质感。(3)探析塞尚的绘画真实观在塞尚风格形成时期被实现,他通过理性的分析思考,将自然进行抽象简化,进而统一于一定的秩序之中。从塞尚这一时期绘画风格来看,他主要利用形体的层叠关系和色彩的对比来显示有深度层次的空间,并且这种空间越来越趋于平面化。虽然此时塞尚对于圣维克多山的描绘已经传达出那份亘古长存的悸动,但是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研究和分析对于真实的理解和表达永恒的方法。(4)探析塞尚的绘画真实观在晚年时期进一步被发展,他通过对于自然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抽象,进一步统一绘画中各元素,剥离影响质感的要素。从塞尚晚年时期的绘画风格看,他主要运用色彩来表现形体和空间,此时的圣维克多山在他的绘画中已经变得无法辨识,他所表达的真实永恒也更加直观普遍。然而,塞尚仍然执着于对真实的探索,直至生命的尽头他仍进行着对于真实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塞尚 圣维克多山 真实观 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05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0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3 创新点及研究思路15-18
- 1.4 章节划分及概述18-20
- 2 塞尚早期风景画中的圣维克多山20-26
- 2.1 塞尚早期绘画的风格20-21
- 2.2 追求真实的不懈挣扎21-22
- 2.3 未曾遗忘的圣维克多山22-24
- 2.4 本章小结24-26
- 3 印象派时期的塞尚重画圣维克多山26-32
- 3.1 归顺印象主义发现自然26-27
- 3.2 渴求真实的苦苦追寻27-29
- 3.3 塞尚“看到”圣维克多山29-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4 圣维克多山在塞尚心目中的觉醒32-38
- 4.1 向着本质真实自然的转变32-33
- 4.2 触摸真实后的永不满足33-35
- 4.3 觉醒的圣维克多山35-36
- 4.4 本章小结36-38
- 5 圣维克多山是塞尚晚年不变的母题38-43
- 5.1 永恒不变的山之主题38-39
- 5.2 接近真实的执着探索39-41
- 5.3 晚年塞尚的应许之地41-42
- 5.4 本章小结42-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9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文婷;;从现代——后现代主义看美术发展的线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汪炳璋;;包豪斯的工业设计及其发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汪炳璋;;简洁极致——皮埃特·蒙德里安的绘画与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艺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4 虞英;虚空·流动·时间——立体主义之于建筑空间革命的诸多启示[J];安徽建筑;2004年01期
5 虞英;;从现代艺术视野阐述建筑设计的非定式思考[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6 常俊丽;张鑫磊;;单纯与震撼——极简主义园林艺术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7 陈琳;试论凡·高色彩动力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王超;;他的艺术扎根于墨西哥那片沃土——塔马约的具象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9 倪静;;浅论现代油画笔触的符号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张威;;浅谈油画风景写生之我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璐璐;平面广告图形设计视觉创新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吉登娜;解析波普艺术中的装饰语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永强;马奈的女性主题创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树强;油画笔触探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杨虹;数字媒体艺术的呈现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赵迈;后现代法国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王菲;以色象形[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宝华;让声音在纸面上跳舞[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玉寒;现代家具设计趣味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赵亮;浅析中国当代时尚油画作品中的精神指向[D];沈阳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从“圣维克多山”系列风景画看塞尚绘画真实观的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0138.html